[发明专利]一种单片集成声表面波时延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1442.4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5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赵成;陈磊;胡经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H9/42 | 分类号: | H03H9/42;H03H9/145;H03H3/08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片 集成 表面波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成声表面波器件,尤其涉及一种单片集成声表面波时延组件,属于微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声表面波器件利用制作在压电基片表面的叉指换能器激发和接收声表面波,完成电信号与声信号以及声信号与电信号的转换,实现对高频信号的处理。在一些应用场合,需要对所处理的信号进行一定量的时间延迟,或对信号因各种因素引起的不同程度的时间延迟进行时延校正,声表面波延迟线就是一种可以将输入电信号延迟一个特定时间再输出的声表面波器件。
声表面波延迟线对电信号进行时延的基本原理是在压电基片上沿声表面波传播方向设置两个叉指换能器,基片一端的输入叉指换能器将输入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声信号沿两个叉指换能器间的基片表面传播,由另一端的输出叉指换能器将声信号还原成电信号输出,信号在此过程中产生一定量的时间延迟,其时延量决定于基片材料的声表面波速度和输入叉指换能器与输出叉指换能器之间的距离。
现行技术中的声表面波延迟线结构上大多只包含一对输入叉指换能器和输出叉指换能器,构成一个时延单元,实现单一时延功能,即对输入信号完成一个固定时延量的处理(专利CN200420048052.8,一种声表面波延迟线;专利CN200410003479.0,具有单相单向结构的声表面波延迟线)。声表面波抽头延迟线在压电基片上采用多个叉指换能器制成不同间隔多个延迟抽头,但其抽头相位和幅度加权采用外部开关电路控制(胡爱民,声表面波信号处理器件的进展与应用,压电与声光,2000,Vol.22,No.4,pp.218-221;廖代材,声表面波抽头延迟线及其应用,《压电与声光》,1984 (5) :85-97),独立封装的声表面波延迟线芯片与片外选通切换电路组装在时延组件基板上,由此带来的不足之处是:
声表面波延迟线各个时延单元与片外选通与切换电路之间的互连结构较为复杂,易产生附加的时延和损耗,抗干扰能力差,且组件整体具有较大体积和重量,不符合电子器件及系统微小型化、便携化的要求;
片外选通与切换电路中的开关元件一般采用半导体开关元件如高频PIN二极管,其固有的开态电阻、反向电流以及寄生参数影响时延单元选通电路的开关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单片集成声表面波时延组件。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单片集成声表面波时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电基片,制作于压电基片上的输入叉指换能器和若干个输出叉指换能器, 所述若干个输出叉指换能器位于输入叉指换能器的一侧且分别与输入叉指换能器保持不同的距离,所述输入叉指换能器与相距不同的各个输出叉指换能器分别构成不同的时延单元;
所述输入叉指换能器包括输入信号端汇流电极、输入接地端汇流电极、其一端汇集于输入信号端汇流电极的第一金属指电极组、其一端汇集于输入接地端汇流电极的第二金属指电极组,第一金属指电极组包括若干第一金属指电极,第二金属指电极组包括若干第二金属指电极,第一金属指电极组的各个第一金属指电极与第二金属指电极组的各个第二金属指电极相向交叉排列,所述输出叉指换能器包括输出信号端汇流电极、输出接地端汇流电极、其一端汇集于输出信号端汇流电极的第三金属指电极组、一端汇集于输出接地端汇流电极的第四金属指电极组,第三金属指电极组包括若干第三金属指电极,第四金属指电极组包括若干第四金属指电极,第三金属指电极组的各个第三金属指电极与第四金属指电极组的各个第四金属指电极相向交叉排列;
所述压电基片上各个输出叉指换能器的输出信号端汇流电极的外侧从内向外依次为金属梁内侧固定电极、输出信号总电极、金属梁外侧固定电极,所述金属梁内侧固定电极、金属梁外侧固定电极为各个输出叉指换能器的独立电极,所述输出信号总电极为若干个输出叉指换能器的共用电极;
所述各个输出叉指换能器的输出接地端汇流电极的外侧为输出接地总电极,所述输出接地总电极为各个输出叉指换能器的共用电极,各个输出叉指换能器的输出接地端汇流电极与输出接地总电极相连;
所述各组金属梁内侧固定电极和金属梁外侧固定电极上分别制作有金属梁,所述各个金属梁横跨作为其底电极的输出信号总电极,各个金属梁内侧固定电极分别与对应的输出叉指换能器的输出信号端汇流电极相连;
所述输出信号总电极与各个金属梁的交叠区的正下方分别制作有金属梁下拉电极,所述各个金属梁下拉电极的外侧分别制作有与其相连的金属梁下拉电平输入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1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片集成声表面波滤波组件
- 下一篇:一种三相方波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