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2684.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88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管勇佳;魏艳;姜自强;杜现祥;安玉辉;张玉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3/06 | 分类号: | C07H3/06;C07H1/06;C07D311/36;C07D311/40;C12P19/04;C12P19/12;C12P19/00;C12P17/06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董宝锞 |
地址: | 27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大豆 糖蜜 提取 聚糖 异黄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的方法,属于大豆产品生产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提取的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产率低、纯度低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将大豆糖蜜稀释并发酵,将大豆糖蜜发酵液煮沸加入生石灰搅拌均匀后静置,调节溶液pH至中性,离心取上清液,将上清液加热利用AB‑8树脂进行柱层析,利用酸性阳离子树脂和碱性阴离子树脂进行吸附脱盐处理,然后真空浓缩,得到成品大豆低聚糖;将AB‑8树脂利用乙醇溶液洗脱,蒸馏回收乙醇,利用乙酸乙酯沉降大豆异黄酮浓缩液,取上清液浓缩得到大豆异黄酮膏状物,干燥后粉粹即为大豆异黄酮。本发明方法可用于利用大豆糖蜜同时提取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的方法,属于大豆产品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大豆低聚糖是指其分子结构由2-10个单糖分子以糖苷键相连接而形成的糖类总称。大豆低聚糖可代替部分蔗糖作为低热量甜味剂,也可用于降低水分活性、抑制微生物繁殖,还可达到保鲜,保湿的效果。大豆低聚糖糖浆外观为无色透明的液糖,黏度比麦芽糖低、异构糖高。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处理时,比果糖、低聚糖和蔗糖稳定,一般加热至140℃时才开始热析,可用于需要进行加热杀菌的酸性食品。大豆低聚糖具有促进肠道内双歧杆菌增殖、通便洁肠、降低血清胆固醇、保护肝脏等功能。目前,大豆低聚糖作为功能因子或食品添加剂生产各种口服液、制剂胶囊等,已经广泛用于食品和医药等行业。
大豆异黄酮具有植物雌激素的特点,对人体内由于雌激素试调引起的病症和衰老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且不会引起副作用。此外,大豆异黄酮还具有预防骨质酥松、抗氧化、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某些方面的癌症等一系列保健作用。因此,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极富发展前景的多功能药物与保健品。
目前,80%的大豆都被作为油料使用了,而用作油料之后的豆粕作为肥料和动物饲料,有的豆粕用来提取大豆蛋白后剩下的大豆糖蜜被低价卖出,其富含的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大都没有被充分利用。然而,大部分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的提取都是直接以大豆或者豆粕为原料,经粉碎、脱脂、脱蛋白、乙醇萃取、分离、纯化等一系列复杂工艺。
现有的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的工艺产率低,成本高,工艺繁琐,分离纯化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的关键技术未能得到解决,实现工业化还存在不少问题。在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分离纯化过程中,蛋白质的分离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其分离效果直接影响到后序工艺、最终产品的得率及质量。脱色、脱盐也是分离纯化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及生产成本。目前市面上大豆低聚糖产品的生产工艺多以膜分离技术为主,膜分离技术是近年兴起的新兴技术,其分离提纯得到的大豆低聚糖品质好、得率高,但是生产成本较高,设备昂贵,同时容易造成膜污染,不利于长期优质的产品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的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产品纯度高,提取率高。
所述的利用大豆糖蜜提取大豆低聚糖和大豆异黄酮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大豆糖蜜稀释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20-25%,搅拌均匀;
2)发酵:将大豆糖蜜稀释液灭菌后接入2-8g/L的酵母菌在25-35℃条件下发酵48小时后收集乙醇,得到大豆糖蜜发酵液;
3)去蛋白及还原糖处理:将大豆糖蜜发酵液加热煮沸5-10min后,加入生石灰搅拌均匀,在60-80℃条件下静置20-30min后边搅拌边通入二氧化碳气体调节溶液pH至7-7.5,并在离心机转速为6000-10000r/min条件下离心15-20min,取上清液;
4)分离大豆异黄酮及糖液脱色:将上清液加热到20-25℃进行柱层析,经AB-8树脂吸附脱色,得到微黄或无色的大豆低聚糖水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中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2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