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3017.9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57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景山;赵泰衍;赵诚男;赵中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J50/10 | 分类号: | H02J50/10;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孙昌浩;李盛泉 |
地址: | 韩国京畿***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电力传输 磁性部 埋设 电子设备 散热部件 线圈部 散热效果 无线充电 在线圈部 支撑板 中空部 暴露 支撑 外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电子设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包括:线圈部,具有至少一个中空部;磁性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线圈部的支撑板;以及至少一个散热部件,一部分被埋设于所述磁性部,其中,所述散热部件可以包括:埋设部,被埋设于所述支撑部内;以及暴露部,暴露到所述磁性部的外部。据此,可以使在无线充电过程中在线圈部产生的热迅速分散,从而可以极大化散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无线电力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技术在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之类的多样的通信/便携式终端等的多样的电子设备中被广泛应用,这已成为趋势。
无线电力传输技术大致分为利用线圈的电磁感应方式以及利用谐振(Resonance)的谐振方式等。其中,基于磁感应的电力传输方法是传输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之间的电力的方式。
如果在线圈移动磁铁,则产生感应电流,利用此而在发送端产生磁场,并在接收端基于磁场的变化而感应生成电流,从而产生能量。将这样的现象称为磁感应现象,利用此现象的电力传输方法的能量传输效率优秀。
然而,在无线电力收发过程中出现了在线圈和磁性体产生过多的热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可解决这一问题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2016-0054373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产生于内部的热有效地释放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及具有该模块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包括:线圈部,具有至少一个中空部;磁性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线圈部的支撑板;以及至少一个散热部件,一部分被埋设于所述磁性部,其中,所述散热部件可包括:埋设部,被埋设于所述支撑部内;以及暴露部,暴露到所述磁性部的外部。并且,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作为充电装置,可包括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和外壳,其中,所述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包括:线圈部,具有至少一个中空部;磁性部,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线圈部的支撑板;以及至少一个散热部件,一部分被埋设于所述磁性部,所述外壳将所述无线电力传输模块收容于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借助配备于磁性部的放置槽,而使线圈部通过非常大的面积而与磁性部接触。因此,在无线充电过程中,产生于线圈部的热被有效地传递到磁性部,因此可以使热迅速分散,从而可极大化散热效果。
而且,可以通过中心突出部和外廓突出部而将在线圈部中产生的磁场集中到便携式终端侧。因此,可提高充电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为沿图1的I-I′的截面图。
图3为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分解立体图。
图5为沿图3的II-II′的截面图。
图6为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的截面图。
图7为图6的分解立体图。
图8为沿图6的III-III′的截面图。
图9为概略地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无线电力传输模块的截面图。
图10为图9的分解立体图。
图11为沿图9的IV-IV′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30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点火辐射式胎压检测电路供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流体温差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