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尾门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3217.4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72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邹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和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41 | 分类号: | E05F15/41;E05F15/616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门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电动尾门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领域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车辆已经采用电动尾门的形式,用户通过车内按键或遥控钥匙发送开/关门指令,车辆的控制单元控制驱动电机驱动尾门实现尾门的自动开关。
为了避免自动尾门在开关过程中引起的误伤事故,通常需要在电动尾门的运行过程中判断电动尾门是否遇阻,目前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判断驱动电机是否过流或堵转来判断电动尾门是否遇阻,当检测到驱动电机存在过流或堵转的情况时,控制电动尾门停止运行,但当控制单元检测到驱动电机发生过流或堵转时,尾门已经产生了很大的扭矩,足以造成较大的伤害,因此这两种判断方法都无法及时的判断出尾门遇阻的情况,响应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针对上述问题及技术需求,提出了一种电动尾门控制方法。使用本方法可以较快的检测到电动尾门遇阻从而执行防夹操作,响应速度快。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尾门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设置有电动尾门撑杆系统的车辆中,电动尾门撑杆系统包括驱动电机、撑杆、弹簧和计数传感器,该方法包括:
通过电动尾门撑杆系统驱动电动尾门运行,确定计数传感器在电动尾门运行的第n个时间周期内的第一计数值,n为整数且n的起始值为1,每个时间周期的时长相等;
确定计数传感器在电动尾门运行的第n+1个时间周期内的第二计数值;
计算第二计数值与第一计数值之间的计数差值,检测计数差值是否在差值范围内;
若计数差值在差值范围内,则令n=n+1并再次执行通过电动尾门撑杆系统驱动电动尾门运行,确定计数传感器在电动尾门运行的第n个时间周期内的第一计数值的步骤;
若计数差值超过差值范围,则通过电动尾门撑杆系统控制电动尾门执行预设防夹操作。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还包括:
检测第一计数值是否达到计数阈值;
若第一计数值达到计数阈值,则执行计算第二计数值与第一计数值之间的计数差值的步骤。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还包括:
在通过电动尾门撑杆系统驱动电动尾门朝关门方向运行时,检测电动尾门是否运行至关门位置;
若检测到电动尾门未运行至关门位置,则执行计算第二计数值与第一计数值之间的计数差值的步骤。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若计数差值超过差值范围,则通过电动尾门撑杆系统控制电动尾门执行预设防夹操作,包括:
在通过电动尾门撑杆系统驱动电动尾门朝开门方向运行时,若计数差值超过差值范围,则通过电动尾门撑杆系统控制电动尾门停止运行;
在通过电动尾门撑杆系统驱动电动尾门朝关门方向运行时,若计数差值超过差值范围,则通过电动尾门撑杆系统控制电动尾门向开门方向反弹。
其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计数传感器为霍尔传感器,每个时间周期的时长为60ms。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检测计数传感器在相邻两个时间周期内采集到的计数值的差值来判断电动尾门是否遇阻,在判断到其遇阻时控制电动尾门执行防夹操作,判断时间较短,响应速度快。
2、通过调整差值范围,可以对不同大小的遇阻力进行检测,当差值范围设置的较小时,可以检测出较小的遇阻力,检测精度更高。
3、由于几乎所有电动尾门撑杆系统中都包括霍尔传感器,因此采用霍尔传感器的计数值来检测电动尾门是否遇阻,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器件,实现方式简单,且可以应用在不同车型上,通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尾门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尾门控制方法,该方法用于设置有电动尾门撑杆系统的车辆中,电动尾门撑杆系统包括驱动电机、撑杆、弹簧和计数传感器,实际实现时,电动尾门撑杆系统中还包括其他组件,本申请对此不作赘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车辆的控制单元,用户可以通过车内按键或遥控钥匙来发出开门或关门指令,此时控制单元根据接收到的开/关门指令控制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撑杆和弹簧等部件的作用驱动电动尾门运行,该方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和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和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32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棉包氨纶弹力筒子纱染色方法
- 下一篇:一种3D织物自动化恒温洗浸整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