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润滑齿条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4258.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8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柳国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宝达齿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26 | 分类号: | F16H55/26;F16H57/04;F16N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215437***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润滑 齿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齿轮、齿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润滑齿条。
背景技术
齿条为具有一系列等距离分布齿的平板或直杆,齿条也分直齿齿条和斜齿齿条,分别与直齿圆柱齿轮和斜齿圆柱齿轮配对使用。经齿轮传动与齿条传动相结合,尤其涉及直线传输时,常采用齿条齿轮的传动方式,具有运输平稳、步距较准、兼具载重的优点。为了防止齿条和齿轮的磨损、点蚀、胶合可提高其使用寿命,对于齿条和齿轮的润滑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齿轮和齿条的配合传动性能,常直接注入以润滑油或涂覆以润滑脂的方式,效果较好,然而显而易见的缺点是必须在润滑油或润滑脂用完前再次注入或涂覆,以持续润滑性能。在一些机械结构中润滑油可直接盛装于专门的润滑油容器,每次往油容器中注入润滑油即可,也比较方便,但这种油容器对于使用润滑脂的机械和体积齿条这种长而细的结构而言就难以开设了。故而,开发一种自润滑的齿条对于齿轮齿条传动机械性能的影响是巨大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润滑齿条,以使齿条得到自润滑性能,不用经常添加润滑油/润滑脂的情况下提升齿轮齿条机构的综合性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润滑齿条,包括齿条本体、齿部、齿隙,齿条本体呈柱状,所述齿条本体内部具有结构腔,所述结构腔包括油腔、注油管腔、毛细管腔,所述注油管腔在齿条本体沿着齿条长度方向一端具有注油孔,注油孔配合连接以端盖,所述注油管腔在齿条本体内部连接油腔,注油管腔还向上连接毛细管腔,毛细管腔向上延伸并穿透齿条本体上端。
作为优选,所述毛细管腔延伸并穿透齿隙。齿隙开管腔不影响强度,若是齿部则可能影响结构强度,且齿隙更便于安装纤维毛毡。
进一步,所述齿隙上具有纤维毛毡,所述纤维毛毡覆盖并贴合毛细管腔穿透齿隙形成的毛细孔。 纤维毛毡且其覆盖并贴合毛细孔将润滑油的功用直接导向润湿,加倍润滑。
作为优选,所述注油管腔和油腔之间具有上油管。上油管方便导出润滑油。
作为优选,所述毛细管腔的直径为50~350μm,毛细管腔在每个齿隙分布3~8个。毛细管腔过细不容易加工,50~350μm既方便加工又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毛细效应,分布数目增加均匀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结构简单、润滑性能佳。结构腔结构精细,油腔、注油管腔、毛细管腔共同起到既能储存一定量的润滑油又能及时使用到齿条的作用;毛细管腔能产生毛细现象,自动导出润滑油至齿隙;纤维毛毡增强润湿好润滑油导出,进一步促进润滑效果。本发明的齿条利用了毛细现象将润滑油导出,以简单的结构轻松实现了润滑油“自给自足”,相对于现有技术润滑维护周期大大延长,使用方便、润滑均匀,在实质上提升了齿条的综合润滑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齿条本体,10-结构腔,11-油腔,12-注油管腔,13-毛细管腔,14-注油孔,15-上油管,2-齿部,3-齿隙,4-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作简单地介绍。
下面结合图1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如图1,一种自润滑齿条,包括齿条本体1、齿部2、齿隙3,齿条本体1呈柱状,齿部2为齿顶与齿根之间的所有凸出部分,齿隙3则为相邻齿部之间的凹部分,所述齿条本体1内部具有结构腔10,所述结构腔10包括油腔11、注油管腔12、毛细管腔13,所述注油管腔12在齿条本体1沿着齿条长度方向一端具有注油孔14,注油孔14配合连接以端盖4,所述注油管腔12在齿条本体1内部通过上油管15连接油腔,上油管15为接近毛细的管,直径300~1000μm,油腔11和注油管腔12内表面均为表面粗糙度Ra大于3.2的面,注油管腔12向上连接毛细管腔13,毛细管腔13向上延伸并穿透齿条本体1上端的齿隙3,所述毛细管腔13的直径为50~350μm,毛细管腔13在每个齿隙3分布3~8个,所述齿隙3上还具有纤维毛毡(图中未示出),所述纤维毛毡覆盖并贴合毛细管腔13穿透齿隙3所形成的毛细孔。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所做出的若干改进或等同替换,均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仍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宝达齿条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宝达齿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42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石抓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生产饮料的冷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