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烯烃树脂组合物、聚烯烃母炼胶、制备聚烯烃母炼胶的方法及由聚烯烃母炼胶形成的制品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5000.7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0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汉琪;金鹤洙;李亨新;金贤珍;南炳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00;C08L53/00;C08L33/00;C08K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周玉梅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烯烃 母炼胶 重量份 聚烯烃树脂组合物 熔融指数 制备 聚烯烃树脂 聚烯烃复合材料 丙烯酸共聚物 耐刮擦性 无机填料 | ||
本发明公开了聚烯烃树脂组合物、聚烯烃母炼胶、制备聚烯烃母炼胶的方法及由聚烯烃母炼胶形成的制品。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包含:1至20重量份的具有第一熔融指数的第一聚烯烃树脂;1至20重量份的具有与第一熔融指数不同的第二熔融指数的第二聚烯烃树脂;60至85重量份的无机填料;以及5至20重量份的基于氟‑丙烯酸共聚物的化合物。通过使用聚烯烃母炼胶,可以制备具有优异耐刮擦性的聚烯烃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方案涉及具有耐刮擦性的聚烯烃树脂组合物、聚烯烃母炼胶、制备聚烯烃母炼胶的方法以及由聚烯烃母炼胶形成的制品。
背景技术
由于优异的成型效率、高耐冲击性、优异的耐化学性、低比重和低的制造成本,聚烯烃复合材料已广泛用于制造需要安全性和优越功能的汽车内部和外部部件,如保险杠、仪表板、门内饰板和内部装饰。
尽管常规聚烯烃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如刚性和抗冲击性,但是由于与金属和混凝土相比具有相对较低的机械性能,因此容易发生表面刮擦。因此,难以将不具有表面涂层的常规的聚烯烃复合材料应用于工业领域。
发明内容
因此,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聚烯烃树脂组合物,聚烯烃母炼胶,制备聚烯烃母炼胶的方法和由聚烯烃母炼胶形成的制品,所述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包含聚烯烃树脂、无机填料和基于氟-丙烯酸共聚物的化合物。
本公开的其他方面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本公开的实践来了解。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包含1至20重量份的具有第一熔融指数的一种聚烯烃树脂;1至20重量份的具有与第一熔融指数不同的第二熔融指数的另一种聚烯烃树脂;60至85重量份的无机填料;和5至20重量份的基于氟-丙烯酸共聚物的化合物。
第一熔融指数可以为0.5至10g/10min,第二熔融指数可以为60至200g/10min。
聚烯烃树脂可以包括至少一种通过聚合选自丙烯、乙烯、丁烯和辛烷中的一种单体而制备的无规共聚物树脂,通过将聚丙烯与乙丙橡胶共混而制备的嵌段共聚物树脂和聚乙烯、乙烯-乙酸乙烯酯和α-烯烃的共聚物树脂以及均聚丙烯树脂。
无机填料可以包括选自滑石、碳酸钙、氧化镁、硬脂酸钙、硅灰石、云母、二氧化硅、硅酸钙、粘土和炭黑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氟-丙烯酸共聚物的化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可以为50,000至100,000。
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可以进一步包含至少一种选自如下的添加剂:抗氧化剂、UV稳定剂、阻燃剂、着色剂、增塑剂、热稳定剂、滑爽剂、增容剂和抗静电剂。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通过熔融挤出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制备的聚烯烃母炼胶包含1至20重量份的具有第一熔融指数的一种聚烯烃树脂,1至20重量份的具有与第一熔融指数不同的第二熔融指数的另一种聚烯烃树脂,60至85重量份的无机填料和5至20重量份的基于氟-丙烯酸共聚物的化合物。
第一熔融指数可以为0.5至10g/10min,第二熔融指数可以为60至200g/10min。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制备聚烯烃母炼胶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熔融挤出聚烯烃树脂组合物,所述聚烯烃树脂组合物包含1至20重量份的具有第一熔融指数的一种聚烯烃树脂,1至20重量份的具有与第一熔融指数不同的第二熔融指数的另一种聚烯烃树脂,60至85重量份的无机填料和5至20重量份的基于氟-丙烯酸共聚物的化合物。
第一熔融指数可以为0.5至10g/10min,第二熔融指数可以为60至200g/10min。
所述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将聚烯烃树脂组合物与至少一种选自抗氧化剂、UV稳定剂、阻燃剂、着色剂、增塑剂、热稳定剂、滑爽剂、增容剂和抗静电剂的添加剂进行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起亚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50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