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翻孔冲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5101.4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2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玲;陈世涛;崔礼春;杨雪;孙连福;孔凡燕;李岩;杜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1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胡湘根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翻孔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压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上翻孔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翻孔主要是用于制造出与其它零件的装配部位,或者是为了提高零件的刚度而加工出特定的形状。汽车白车身由几百个冲压零件焊接构成,主要包括尺寸较大的外覆盖件、内板件等铸造模零件,以及尺寸较小的钢板模零件。为满足汽车车身装配功能的实现,部分汽车冲压件结构中设计有翻孔造型,该翻孔造型在冲压实现过程中通过翻孔工艺实现,具体的为通过翻孔凸模与翻孔凹模配合进行翻孔。常规的冲压翻孔主要是从零件的上表面向下翻,即翻孔凸模固定安装在上模上,翻孔凹模固定安装在下模上,但部分零件上的翻孔的冲压方向与零件上其它部位的大多数冲压工作内容的冲压方向相反,在同一冲压工序中无法同时通过正向冲压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翻孔冲压模具,解决同一冲压工序中,无法同时实现正、反两个方向翻孔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上翻孔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凸模和凹模,所述凸模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凹模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其中,还包括:上翻孔装置,所述上翻孔装置包括:驱动单元和翻孔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支架、转轴和翘板,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翘板的中部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与所述安装孔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翘板的两端分别为驱动端和支撑端,所述驱动端与所述上模座配合;所述翻孔单元包括:滑块和翻孔凸模,所述翻孔凸模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的上端面,所述滑块与所述下模座上设置的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翻孔凸模与所述凸模上设置的通孔滑动配合;所述滑块的侧面设有用于限制所述翘板行程的行程槽,所述支撑端与所述行程槽配合;所述上模座下行时,所述驱动端受压绕所述转轴向下转动,所述支撑端绕所述转轴向上转动,所述支撑端与所述行程槽的上端面抵接,带动所述翻孔单元向上滑动,所述凹模和所述凸模相合后,所述翻孔凸模沿所述通孔上行至突出所述凸模的型面;所述上模座上行时,驱动所述翻孔凸模沿所述通孔下行,直至所述翻孔凸模的顶面低于所述凸模的型面。
优选地,所述驱动端和所述支撑端均设有弧形的凸台面,两个所述凸台面分别与所述上模座和所述行程槽线接触。
优选地,所述上翻孔装置还包括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有与所述滑块滑动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块固定设置在所述下模座上,所述导向槽与所述滑槽围成一个封闭腔,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封闭腔内;所述导向块的侧面设有与所述导向槽连通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与所述支撑端插接。
优选地,所述上翻孔装置还包括侧导板,所述侧导板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的所述行程槽相对的一侧的侧面上,所述侧导板的远离所述滑块的侧面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
优选地,所述上翻孔装置还包括工作螺栓和回位弹簧,所述工作螺栓螺接于所述滑块的底面上,所述回位弹簧外套于所述工作螺栓上,所述回位弹簧的上端与所述下模座抵接,所述回位弹簧的下端与所述工作螺栓的端帽抵接。
优选地,所述上翻孔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翻孔凸模相配合的翻孔凹模,所述翻孔凹模固定设置在所述上模座上。
优选地,所述上翻孔装置还包括卸料块和卸料弹簧,所述翻孔凹模的上端面设有阶梯通孔,所述卸料块的上端设有与所述阶梯通孔的台阶面抵接的法兰台,所述卸料弹簧的上端与所述上模座抵接,所述卸料弹簧的下端面所述法兰台的上端面抵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旋转套,所述旋转套外套于所述转轴上,所述旋转套的外侧与所述安装孔配合。
优选地,所述翘板的底面设有圆形凸台,所述圆形凸台与所述安装孔同心;所述驱动单元还包括旋转基座,所述旋转基座固定设置在所述翘板正下方的所述支架上,所述旋转基座设有与所述圆形凸台滑动配合的弧状的导滑面。
优选地,所述导滑面设有多个等间距的轴向的第一导油槽,所述滑块的外侧面设有多个相交叉的第二导油槽,所述第一导油槽和所述第二导油槽内均设有膏状润滑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51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