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5212.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55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高占平;张伟;付建新;董俊;牛凤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陈建和 |
地址: | 2111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跌落 生物 单元 生活 污水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调节池、缺氧反应池、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厌氧调节池的进水口端布置有进水管道,厌氧调节池和缺氧反应池之间通过自流通道相连,所述缺氧反应池内布置有提升泵,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位于厌氧调节池和缺氧反应池的上方,其包括一高水位箱,高水位箱的进水口通过输水管道与缺氧反应池内的提升泵相连,高水位箱的出水口与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的顶部相连,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的底部布置有穿孔集水管,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内设置有生物滤料。该装置集成污水收集、过滤、生化处理工艺于一体,能有效去除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污染因子,具有结构集成性高、水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我国大部分人口分布在乡村。近年来,随着各镇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水逐渐增多,随之产生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不断增加,使得地表水体不能承受过多负荷,环境安全隐患与问题也日趋严重。过多的生活污水排放量超出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水体污染,不但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
2009年,住建部《生态文明时代的村镇规划与建设》报告中指出,根据住建部统计数据,2006年底乡政府驻地污水处理率仅为1.7%。可推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更低,农村污水基本就地排入河流和湖泊,由于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N、P元素,使得河流湖泊的水体的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能力不堪重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水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由此引发大范围的蓝藻、水华,造成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并对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构成了危害。
农村污水水质特点: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有两种来源,包括:1)厨具炊事用水、淋浴、洗绦用水和冲厕所用水,主要含有有机物、氮和磷以及细菌、病毒、寄生虫等,一般不含有毒物质;2)农村居民的养殖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废水,主要含有氮、磷以及BOD、COD、悬浮物等污染物。这些污水的水质均具有生化性好的特点。农村污水排放特点:大多数农村没有专门的污废水管网收集和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一般就近顺地势排放到居住点附近的道路、河道、坑塘里面,主要特点有:1)流量小,变化系数大;2)农村居民分散,生活有规律,导致污水排放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放量小;3)在上午、下午、晚上都有1个高峰时段,高峰时段的出现与季节、当地农村的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基于此,研究的处理工艺主要是针对生活污水的污染因子,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N、P等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一种基于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集成污水收集、过滤、生化处理工艺于一体,针对分散型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以有效去除悬浮物、有机物、氮、磷等污染因子。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厌氧调节池1、缺氧反应池2、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3,厌氧调节池1的进水口端布置有进水管道5,厌氧调节池1和缺氧反应池2之间通过自流通道相连,所述缺氧反应池2内布置有提升泵6,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3位于厌氧调节池1和缺氧反应池2的上方,其包括一高水位箱7,高水位箱7的进水口通过输水管道19与缺氧反应池2内的提升泵6相连,高水位箱7的出水口与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3的顶部相连,可作为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3的进水口端,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3的底部布置有穿孔集水管8,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3内设置有生物滤料。
进一步的,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3的生物滤料上还可以覆盖植被层,以实现系统在植物、土壤微生物联合作用下,综合运用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对污水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3包括多级生物滤池20,生物滤池的直径自上而下逐级增大,来自高水位箱7的进水自跌落式生物滤塔单元3顶部通过重力自上而下跌落式地进入各级滤池。从而实现全程自流生化过滤,既能有效筛滤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又发生接触氧化作用,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硝化细菌好氧硝化将来水中凯氏氮转化为硝态氮、亚硝态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电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5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污水滤清器
- 下一篇:一种处理水产加工厂污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