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成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5534.X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3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东方电缆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22 | 分类号: | H01B13/22;H01B13/3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3 | 代理人: | 万花 |
地址: | 225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成缆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技术中,电缆在生产时多用到填充材料对线芯填充处理,填充材料一般不吸水,但填充材料表面在潮湿天气或湿度大的地区往往含有水分,而这种水分随着填充材料一起进入成缆设备填充进电缆中,由此导致电缆填充层含有大量水分,从而影响电缆绝缘性或耐腐蚀性能等,影响了电缆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新颖的成缆设备,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至少两个线芯卷1、集线机构2、至少一个填充线卷3、第一干燥室4和第二干燥室5,所述第一干燥室4和第二干燥室5均设置在底座6上,第一干燥室4的左侧壁上开有大进线口41,第一干燥室4和第二干燥室5通过隔板7相连,隔板7上设有小进线口51,所述第二干燥室5内设有带并线模具的线模座8,线模座8通过支架10与底座6连接。
优选的,所述集线机构2上设有不少于线芯卷1数量的导线孔21,集线机构2右侧设有不少于填充线卷3数量的导轴22,填充线卷3安装在导轴22上,线芯卷1上的线芯线通过导线孔21后和填充线卷3上的填充线一起通过大进线口41进入第一干燥室4,再通过小进线口51进入第二干燥室5内,并线后再进入线模座8内。
优选的,所述第一干燥室4和第二干燥室5的内部均设有热风机9、继电器11和湿度传感器12,所述热风机9包括外壳91、设置在干燥室内天花板上的电风扇92和设置在电风扇92前面的加热丝93,所述湿度传感器12设置在隔板7上,用于测量本干燥室的湿度并通过继电器11控制热风机9的启动和停止。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中,通过两级干燥室对进入线模座的线芯线和填充线进行干燥处理,保证进入线模座的线表面没有水分,且干燥室内使用湿度传感器控制热风机干燥,效率高,且时时监控干燥室内湿度,既节能又省心,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成缆设备,包括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三个线芯卷1、集线机构2、两个填充线卷3、第一干燥室4和第二干燥室5,所述第一干燥室4和第二干燥室5均设置在底座6上,第一干燥室4的左侧壁上开有大进线口41,第一干燥室4和第二干燥室5通过隔板7相连,隔板7上设有小进线口51,所述第二干燥室5内设有带并线模具的线模座8,线模座8通过支架10与底座6连接。
所述集线机构2上设有等于线芯卷1数量的导线孔21,集线机构2右侧设有等于填充线卷3数量的导轴22,填充线卷3安装在导轴22上,线芯卷1上的线芯线通过导线孔21后和填充线卷3上的填充线一起通过大进线口41进入第一干燥室4,再通过小进线口51进入第二干燥室5内,并线后再进入线模座8内。
所述第一干燥室4和第二干燥室5的内部均设有热风机9、继电器11和湿度传感器12,所述热风机9包括外壳91、设置在干燥室内天花板上的电风扇92和设置在电风扇92前面的加热丝93,所述湿度传感器12设置在隔板7上,用于测量本干燥室的湿度并通过继电器11控制热风机9的启动和停止。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案中,通过两级干燥室对进入线模座的线芯线和填充线进行干燥处理,保证进入线模座的线表面没有水分,且干燥室内使用湿度传感器控制热风机干燥,效率高,且时时监控干燥室内湿度,既节能又省心,值得推广应用。
上述依据本发明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东方电缆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东方电缆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55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