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5989.1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7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田鑫;王建;庄嘉泽;何强兴;蔡开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万人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11732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市仓***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茶罐 监控 分析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初始化封茶罐的设备信息,并将设置在所述封茶罐内的监测终端与服务监控平台建立连接;服务监控平台接收封茶命令,并根据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茶信息;监测终端采集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根据环境参数信息生成茶叶监控信息并发送至服务监控平台存储;服务监控平台接收开封命令,并根据开封茶叶品质信息生成开封信息,根据开封信息生成封存报告。本发明通过采集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对封茶罐内封存的茶叶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封存前后茶叶的品质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封存报告,供更多的用户参考,减少了茶类盲目存储而造成茶叶浪费的弊端,实现茶类的智能化存储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类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饮茶的人越来越多,人们对茶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茶的种类繁多,每种茶的存储环境都不相同,所以对于茶的存储就会有不同的环境要求。现有技术中,对于茶类的存储通常都是普通的存储罐进行密封鵆,并且茶的存储环境通常都只要求低温、防潮、避光即可,这远远达不到茶类的存储环境要求,尤其是一些对存储环境要求比较高的茶类,需要对茶类的存储环境比较苛刻,比如存储温度、湿度、其他和氧含量等等,现有的茶叶存储设备不能对存储的环境进行实时有效监控,从而导致茶类品质出现变质、浪费、消费者体验不佳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初始化封茶罐的设备信息,并将设置在所述封茶罐内的监控终端与服务监控平台建立连接;
步骤2:所述服务监控平台接收封茶命令,并根据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茶信息;
步骤3:所述监测终端采集所述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信息生成茶叶监控信息并发送至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存储;
步骤4:所述服务监控平台接收开封命令,并根据开封茶叶品质信息生成开封信息,根据所述开封信息生成封存报告。
本发明的智能封茶罐监控、分析方法,通过采集封茶罐内的环境参数信息对封茶罐内封存的茶叶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封存前后茶叶的品质信息进行分析,生成封存报告,供更多的用户参考,减少了茶类盲目存储而造成茶叶浪费的弊端,实现茶类的智能化管理。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根据所述封茶罐2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生成封茶信息具体为:
步骤21:读取预先存储的所述封茶罐内封存茶叶的茶叶属性信息;
步骤22:对封前茶叶进行采样,并识别封前茶叶品质信息;
步骤23:获取接收所述封茶命令的时间,将接收所述封茶命令的时间设为封茶时间,并将所述封茶时间、茶叶属性信息和封前茶叶品质信息打包生生成封茶信息。
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封前茶叶进行采样,可以识别封前茶叶品质信息,并结合所述茶叶属性信息即可准确得到封存茶叶的封茶信息,便于后期开封时进行封存前后茶叶品质的比对,判断封存效果。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还包括所述服务监控平台将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预设环境参数信息比对,并判断所述环境参数信息是否超出预设阈值范围,如果是,则根据所述环境参数信息与预设环境参数信息生成报警信息,并发送至封茶罐设备信息对应的用户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万人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万人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59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