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撕裂聚乙烯膜、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6043.7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305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汪洋;汪学文;董文辉;吴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18;B32B27/08;B32B27/36;B32B15/085;B32B7/10;B32B37/12;B32B38/14;C08L23/06;C08L23/08;C08L83/04;B65D65/40;B29D7/01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郑琍玉 |
地址: | 2459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撕裂 聚乙烯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撕裂聚乙烯膜、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聚乙烯膜包括电晕层、中间层以及热封层,电晕层、中间层分别由第一茂金属PE、八碳LLDPE及加工助剂组成,热封层由第一茂金属PE、第二茂金属PE、硅酮、爽滑剂及开口剂组成。所述复合膜由沿膜层厚度方向依次贴合的PET印刷膜层、第一挤复PE膜层、铝箔层、第二挤复PE膜层以及聚乙烯膜层构成;挤复PE膜层包括与铝箔层贴合的第一粘接层及与PET印刷膜层或聚乙烯膜层贴合的第二粘接层,第一粘接层由第三茂金属PE和粘结树脂组成,第二粘接层由第三茂金属PE和色母粒组成。本发明聚乙烯膜以及复合膜具有更高的耐撕裂强度,另外所述复合膜的阻湿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膜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耐撕裂聚乙烯膜、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包装技术的日益提升,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包装简单的保护产品、延长产品保质期等必要功能,而对某些特殊产品包装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防护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例如,对于净化水粉末这类特殊用途的内容物,其对包装的要求不仅要求具备极高的阻湿性能,以避免粉末中的有效成分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长期存放而吸潮失效,而且还要求包装膜包装后具备很高的耐撕裂性能,目的是防止儿童能轻易撕开误食用。现有包装膜中的聚乙烯膜简称PE膜,由乙烯聚合而得到的热塑性高分子聚合物,聚乙烯膜无色、无味、无毒,呈半透明状。聚乙烯膜具有优良的介电性和耐潮性,在低温时能保持柔软性和化学稳定性。普通的聚乙烯膜,包括外层、中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中层和外层为皆为聚乙烯层,所述外层、中层和内层共挤复合连接。普通的聚乙烯膜具有良好的耐化学性、耐油脂性,但其耐撕裂性能已不能满足某些特殊产品的包装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耐撕裂聚乙烯膜、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撕裂聚乙烯膜,包括电晕层、中间层以及热封层,所述电晕层、中间层分别由质量比为(45~55):(45~55):(0.1~0.5)的第一茂金属PE、八碳LLDPE以及加工助剂组成,所述热封层由质量比为(45~55):(20~30):(1.9~2.3):(2.3~2.7):(1.5~1.9)的第一茂金属PE、第二茂金属PE、硅酮、爽滑剂以及开口剂组成;所述第一茂金属PE熔融指数为1.0g/10min,所述第二茂金属PE熔融指数为1.9g/10min。
进一步,所述聚乙烯膜的厚度为40μm,所述电晕层、中间层以及热封层的厚度比为3:4:3。
优选,所述电晕层、中间层中第一茂金属PE树脂、八碳LLDPE以及加工助剂质量比为50:50:0.3,所述热封层中第一茂金属PE、第二茂金属PE、硅酮、爽滑剂以及开口剂的质量比为50:25:2.1:2.5:1.7。
进一步,所述第一茂金属PE牌号为2010HA,所述第二茂金属PE牌号为SP1520,所述八碳LLDPE牌号为2045G,所述加工助剂牌号为100991-K,所述硅酮牌号为MBSI-002P,所述爽滑剂牌号为10090-K,所述开口剂牌号为AB-20LD。
一种所述聚乙烯膜的复合膜,该复合膜由沿膜层厚度方向依次贴合的PET印刷膜层、第一挤复PE膜层、铝箔层、第二挤复PE膜层以及聚乙烯膜层构成;
所述聚乙烯膜层包括电晕层、中间层以及热封层,所述电晕层、中间层分别由质量比为(45~55):(45~55):(0.1~0.5)的第一茂金属PE、八碳LLDPE以及加工助剂组成,所述热封层由质量比为(45~55):(20~30):(1.9~2.3):(2.3~2.7):(1.5~1.9)的第一茂金属PE、第二茂金属PE、硅酮、爽滑剂以及开口剂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黄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60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塑性保温板及其制造方法和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农业播种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