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全再生细骨料配制的C50高性能混凝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526252.1 申请日: 2017-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7265979A 公开(公告)日: 2017-10-20
发明(设计)人: 杨医博;邱智育;赵茂伶;郭文瑛;苏延;王恒昌;刘伯达;谢宇曦;郑凯翔;罗翼锋;陈百曦;宋紫微;陈前谱;冯乃聪 申请(专利权)人: 华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4B28/04 分类号: C04B28/04
代理公司: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代理人: 何淑珍
地址: 510640 广***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再生 骨料 配制 c50 性能 混凝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垃圾资源化、混凝土配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全再生 细骨料配制的C50高性能混凝土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主动朝着低损耗,低污染的精细化模式转变。而这一 转变导致高速发展的中国建筑行业将面临新建筑的开发建筑资源不足等问 题。天然砂开采逐渐增大限制已成为必然趋势,而高速发展带来的大面积 旧建筑改造,建筑垃圾处理问题也迫在眉睫。

因此我国政府推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研究,鼓励废弃物循环利用。 利用废弃混凝土,回收并生产新混凝土所需要的原材料既符合绿色生产经 营方式,降低了对天然砂的开采使用以达到保护环境的要求,同时减轻了 天然砂价格上升所带来的建筑成本增加等问题。

目前在废弃混凝土回收再利用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大部分研究 成果表明再生骨料性能差,致使其使用推广难,其中再生细骨料粉多、吸 水率高等现象尤为明显。为有效提高再生细骨料的性能,达到全取代河砂 配制混凝土的目的,中国发明专利CN 10109974B中公开了一种建筑废弃物 的处理及再生利用方法。制备工艺过程如下:先将建筑废弃物按种类进行 分选;分别破碎后,剔除杂质;再将其全部破碎或碾磨至5mm以下,得到 全再生细骨料。全再生细骨料改善了传统再生细骨料物理性能差、难以在 再生砂浆和再生混凝土中应用的问题。

虽然全再生细骨料的骨料性能得到了改善,但目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一 般还是采用《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以全再生细骨料等质量或等体 积取代河砂。该标准主要针对普通细骨料,对于全再生细骨料还是有很多 不适应的地方,粉多,吸水率高,导致掺入的水多,强度低,或者掺的外 加剂多,成本高等难题,很难设计出一个合理的配合比。同时,对于高强 度等级的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在进行配合比设计时会使用较多的胶凝材 料特别是水泥用量来保证质量,这样生产的高强度混凝土不仅费用高而且 达不到保护环境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全再生细骨料配制的C50高性能混凝 土,旨在解决高强度等级全再生细骨料混凝土水泥用量多,成本高等难题, 同时使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和符合要求的强度指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全再生细骨料配制的C50高性能混凝土,各组分及用量包括: 胶凝材料、粗骨料、细骨料、减水剂、水,其中,

所述细骨料为全再生细骨料,所述胶凝材料用量为400~430kg/m3,水 胶比为0.33~0.35,砂率为38%~40%,粗骨料和全再生细骨料的用量根据体 积法计算得到,减水剂的折固用量为胶凝材料的0.3~0.5%。

进一步地,所述胶凝材料包括42.5或52.5级硅酸盐水泥、矿渣微粉、 粉煤灰,其中矿渣微粉用量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30%,粉煤灰用量为胶 凝材料质量的0~10%,同时,所述矿渣微粉和粉煤灰的总用量不超过胶凝 材料质量的30%。

进一步地,所述的粗骨料为碎石,粗骨料最大粒径小于等于31.5mm。

进一步地,所述的全再生细骨料的附加水量为其质量与饱和面干吸水 率乘积的10%~40%,附加水不计入水胶比。

进一步地,所述再生细骨料为将废弃混凝土全部破碎为粒径小于 4.75mm的再生细骨料,其微粉含量为7.0%~15.0%,饱和面干吸水率为 5.0%~7.0%。

进一步地,所述的体积法是根据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各组成材料 绝对体积和混凝土拌和物中所含空气的体积总和来计算,可按下列方程组 计算粗、细骨料用量:

式中mc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k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矿渣微粉用量,kg;

mf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粉煤灰用量,kg;

mg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s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mj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减水剂量,kg;

mwo——计算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ρc——水泥密度,kg/m3

ρk——粉煤灰密度,kg/m3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62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