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力缓冲式发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6548.3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0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丁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扬天金塑新能源装备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8 | 分类号: | C22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红梅 |
地址: | 230610 安徽省合肥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泄压槽 发泡仓 增压板 发泡 盲区 发泡气体 发泡装置 压力缓冲 发泡管 废气排放口 滑动配合 密封设置 内壁密封 配合设置 气体流向 上下两侧 相对设置 发泡率 体内部 增压区 内壁 熔体 泄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力缓冲式发泡装置,包括密封设置的发泡仓及用于导入发泡气体的发泡管,包括:增压板、第一泄压槽以及第二泄压槽,增压板滑动配合安装于发泡管上,且与发泡仓的内壁密封配合设置,其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泄压区和增压区,第一泄压槽设置于发泡仓内壁的一侧,且位于增压板的上方,第二泄压槽与第一泄压槽相对设置且位于其上方;采用改变废气排放口位置的方式,实现熔体内部发泡气体流向的改变,气体流向改变的过程中发泡气体流经发泡盲区的同时进行发泡盲区的熔体发泡,解决现有技术中发泡盲区发泡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铝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力缓冲式发泡装置。
背景技术
泡沫金属是一种新型多用途材料,常用多空金属材料的材质有青铜、镍、钛、铅、不锈钢,以及其他金属和合金,在所有多空金属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泡沫铝;其具有优良的机械阻尼、消声降噪、吸能、电磁屏蔽等功能,而且质轻、坚固、耐热、美观,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高科技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今世界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图1所示,发泡铝在发泡过程中,由于经发泡后的废气排放方口位置关系,而空间1′和空间2′处的熔体发泡率低下,从而影响发泡熔体的整体发泡效果,对实际生产造成较大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采用改变废气排放口位置的方式,实现熔体内部发泡气体流向的改变,气体流向改变的过程中发泡气体流经发泡盲区的同时进行发泡盲区的熔体发泡,解决现有技术中发泡盲区发泡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力缓冲式发泡装置,包括密封设置的发泡仓及用于导入发泡气体的发泡管,包括:
增压板,所述增压板滑动配合安装于所述发泡管上,且与所述发泡仓的内壁密封配合设置,其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泄压区和增压区;
第一泄压槽,所述第一泄压槽设置于所述发泡仓内壁的一侧,且位于所述增压板的上方;
第二泄压槽,所述第二泄压槽与所述第一泄压槽相对设置且位于其上方;
工作过程中,发泡气体持续经发泡管进入发泡仓的底部,增压区压力增大,所述增压板沿发泡仓的内壁向上移动,当增压板移动至第一泄压槽位置时,所述泄压区与所述增压区经第一泄压槽连通,处于增压区内部的多余气体经第一泄压槽流动至所述泄压区内,由于增压区内部压力大于泄压区压力,泄压区处气体流速增大,使得增压板产生倾斜,形成第一气体导向面,处于熔体内的多余发泡气体向第一泄压槽处流动,实现发泡仓中第一泄压槽一侧的熔体二次发泡;增压区压力持续增加,增压板以倾斜方式沿发泡仓的内壁向上移动,增压板越过第一泄压槽后,实现增压区密封,增压板移动至所述第二泄压槽时,所述泄压区与所述增压区经第二泄压槽连通,增压板产生倾斜,形成第二气体导向面,其导向方向与所述第一气体导向面相反,形成反向发泡气体流动,实现发泡仓中第二泄压槽一侧的熔体二次发泡。
作为改进,所述增压板与所述第一泄压槽相配合,两者之间形成第一气体通道。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气体通道的气体流量小于浮出熔体的废气排量。发明人认为,该气体流量和废气排量并不局限于此特征,比如当不需要进行泄压的时候,废气排量值不超过气体流量的时候,所述的增压板便仅仅通过第一气体通道泄压,而不再继续进行第二气体通道泄压。
作为改进,所述增压板与所述第二泄压槽相配合,两者之间形成第二气体通道。
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气体通道的气体流量大于所述发泡管的发泡气体流量。发明人认为,该气体流量和发泡气体流量的比值仅仅是相对量,当第二气体通道的气体流量大于所述发泡管的发泡气体流量时,增压板便不再继续向上运动,在停留或是悬浮一定时间后变向下运动,此时完成泄压;当然该过程并非本技术方案必须经过的过程,或是其到底是向上运动或是悬浮取决于其工作使用状态,在此仅仅是限制其中的一种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扬天金塑新能源装备股份公司,未经安徽扬天金塑新能源装备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65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