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道次无打滑湿拉拉丝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6722.4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14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龙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1/08 | 分类号: | B21C1/08;B21C1/1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5611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道 打滑 拉丝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湿拉拉丝方法,尤其涉及到一种多道次无打滑湿拉拉丝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细线钢丝等金属丝拉丝采用的都是打滑式拉丝工艺,即:在拉拔过程中,钢丝与牵引轮的接触点之间存在相对滑动(即俗称的打滑)。这种拉丝工艺在成品钢丝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不会造成太大影响。但是,如果在拉拔用于光伏硅片切割的微细线镀铜钢丝时,由于微细线镀铜钢丝相对于牵引轮的接触点存在打滑,微细线镀铜钢丝会与牵引轮之间产生滑动摩擦,从而会影响到微细线镀铜钢丝表面的涂层、以及钢丝的内在性能,这也是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断丝率高,线性变化大,生产不稳定,产能低等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拉拔过程中金属线与牵引轮之间不存在相对滑动的多道次无打滑湿拉拉丝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道次无打滑湿拉拉丝方法,每个拉拔道次上设置有拉拔装置,拉拔装置包括有:与拉拔道次相对应的拉拔模、设置在拉拔模前面的前导轮和设置在拉拔模后面的牵引轮,每个拉拔道次上的牵引轮均配备有独立的牵引动力机构、以及对拉拔模进行冷却和润滑的冷却润滑机构;并且,从第一拉拔道次至倒数第二拉拔道次中,被拉拔的金属线从每个拉拔道次的牵引轮至下一拉拔道次的前导轮的行进线路上设置有与相应拉拔道次相对应的张紧机构,拉拔成型后的金属线在最后拉拔道次的牵引轮与置于收卷装置前方的收卷前导轮的行进线路上也设置有与最后拉拔道次相对应的张紧机构,张紧机构上均设置有张力传感器;所述的湿拉拉丝方法的具体步骤为:让金属线依次经过各个拉拔道次,最后由收卷装置收卷,在金属线的行进过程中,由收卷装置控制金属线的行进速度,通过向冷却润滑机构中注入拉丝油对拉拔模进行润滑和冷却,金属线在通过各个拉拔道次时,依次经过前导轮、拉拔模、牵引轮和张紧机构,在拉拔过程中,实时采集各个张紧机构上的张力传感器,当某个张力传感器的输出值偏离其设定值时,则通过改变与该张紧装置相对应的拉拔道次上的牵引轮的转速,使得该张力传感器的输出值回归设定值;这样,就保证了金属线在拉拔过程中与牵引轮的接触点相对打滑率为零,使得金属线在多道拉拔模连续拉拔加工成型时,每个拉拔模在任何时刻的秒流量相等。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多道次无打滑湿拉拉丝方法中,所述的张紧机构通过其中的保持恒定气压的气缸来控制金属线的张紧度。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多道次无打滑湿拉拉丝方法中,所述的金属线为镀铜钢丝。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所述的一种多道次无打滑湿拉拉丝方法中,所述的镀铜钢丝为微细线,经拉拔后,形成的成品金属线的线径在0.03~0.12毫米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实时采用各个张力机构上的张力传感器,来调控相应牵引轮的转速,从而实现了对牵引轮转速的闭环控制,这样就保证了金属线在拉拔过程中与牵引轮接触点相对打滑率为零,使得金属线在多道拉拔模连续拉拔加工成型时,每个拉拔模在任何时刻的秒流量相等。由于金属线与牵引轮的接触点之间不存在相对滑动,大幅降低了对微细线镀铜钢丝表面的涂层、以及钢丝的内在性能的影响,并大幅降低了金属线在拉拔过程中的断丝率和线性变化,生产十分稳定,大大提高了拉丝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拉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右视方向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方向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记为:1、前导轮,2、拉丝模架,21、冷却润滑通道,22、拉拔模,3、张紧机构,4、牵引轮,5、气缸,6、收卷装置,61、收卷牵引轮,7、收卷前导轮,62、收卷牵引轮,8、金属线,11、前导轮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道次无打滑湿拉拉丝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龙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龙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67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性树脂的合成反应装置
- 下一篇:电线铜丝中拉机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