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设计缓冲电路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6859.X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90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发明(设计)人: | 雷阳;田德文;门义双;刘娇娜;郝强;石岳江;徐静;张硕;王光辉;荣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F1/625 | 分类号: | G05F1/6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10007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设计 缓冲 电路 装置 | ||
1.一种用于设计缓冲电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机交互模块,发送所需的拓扑结构和参数信息给DSP模块;
DSP模块,根据所需的拓扑结构和参数信息产生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根据控制信号发送开关信号给缓冲电路;
缓冲电路,根据开关信号改变拓扑结构和参数信息;
电源模块,为DSP模块和控制模块提供电源;
所述DSP模块中的DSP芯片根据拓扑结构和参数信息进行逻辑计算,得到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中的继电器线圈;
所述拓扑结构包括单C拓扑结构和RCD拓扑结构,所述参数信息包括电容值、电阻值和二极管个数;
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n个并联的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限流电阻、二极管、三极管和继电器线圈;
所述限流电阻的一端连接DSP模块,其另一端连接二极管的正极,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继电器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模块,其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GND;
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出端连接IPM或IGBT,其包括继电器开关S1、电容部分、二极管部分和电阻部分;
所述电容部分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Cx和继电器开关S_C1、继电器开关S_C2、…、继电器开关S_Cx;
所述电容C1、电容C2、…、电容Cx并联,且分别与继电器开关S_C1、继电器开关S_C2、…、继电器开关S_Cx串联;
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开关信号用于确定继电器开关S_C1、继电器开关S_C2、…、继电器开关S_Cx的状态,从而确定电容C1、电容C2、…、电容Cx的电容值;
所述二极管部分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y和继电器开关S_D1、继电器开关S_D2、…、继电器开关S_Dy;
所述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y并联,且分别与继电器开关S_D1、继电器开关S_D2、…、继电器开关S_Dy串联;
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开关信号用于确定继电器开关S_D1、继电器开关S_D2、…、继电器开关S_Dy的状态,从而确定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y的个数;
所述电阻部分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m和继电器开关S_r1、继电器开关S_r2、…、继电器开关S_rm;
所述电阻r1与继电器开关S_r1并联后,与电阻r2串联,形成(r1//S_r1)-r2支路,所述继电器开关S_r2与(r1//S_r1)-r2支路并联后,与电阻r3串联,直至所述继电器开关S_rm与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m和继电器开关S_r1、继电器开关S_r2、…、继电器开关S_rm-1构成的支路并联;
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开关信号用于确定继电器开关S_r1、继电器开关S_r2、…、继电器开关S_rm的状态,从而确定电阻r1、电阻r2、…、电阻rm的电阻值;
所述电阻部分还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h和继电器开关S_R1、继电器开关S_R2、…、继电器开关S_Rh;
所述电阻R1与继电器开关S_R1并联后,与电阻R2串联,形成(R1//S_R1)-R2支路,所述继电器开关S_R2与R1//S_R1)-R2支路并联后,与电阻R3串联,直至所述继电器开关S_Rh与由电阻R1、电阻R2、…、电阻Rh和继电器开关S_R1、继电器开关S_R2、…、继电器开关S_Rh-1构成的支路并联;
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开关信号用于确定继电器开关S_R1、继电器开关S_R2、…、继电器开关S_Rh的状态,从而确定电阻R1、电阻R2、…、电阻Rh的电阻值;
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m的电阻值均设为Rv,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h的电阻值等于m×Rv,且满足x+y+m+h=n;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通过串口通信方式与DSP模块进行通信;
所述缓冲电路的输出端连接IGBT或I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未经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685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参考电压缓冲电路
- 下一篇:电子设备电力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