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7474.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5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卢远宏;郭琦;李书勇;郭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H7/26 | 分类号: | H02H7/26 |
代理公司: | 11274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008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流 输电 系统 控制 保护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保护系统架构。该系统包含三种层次的装置,分别为站层的第一站控制装置,极层的第一极1控制装置、第一极1保护装置、第一极2控制装置以及第一极2保护装置,阀层的第一极1阀1控制装置、第一极1阀1保护装置、第一极1阀2控制装置、第一极1阀2保护装置、第一极2阀1控制装置、第一极2阀1保护装置、第一极2阀2控制装置以及第一极2阀2保护装置,通过控制总线将站层与极层中的装置连接,将极层与阀层的装置连接,且将阀层的控制装置与换流阀及其换流变压器连接。本发明应用于直流输电系统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直流输电技术已经较为常见。相比于高压交流输电,高压直流输电的线路造价更低,功率损耗更小,更适合超远距离的大容量电能输送。
直流输电距离远、输电容量大的特点会对电网稳定运行产生重大影响,一旦出现设计不佳,将会导致直流输电系统运行不稳定甚至停运,从而会对直流输电两端的交流电网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在直流输电系统中,尤其是双极四阀组直流输电系统的系统结构较为复杂,内部设备或装置繁多,由于每一个设备或装置的可靠性不可能达到百分百,为了保证直流输电系统稳定可靠,提出一种高可靠性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架构是十分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方法及系统,旨在提供一种具有高可靠性的保护系统架构。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直流输电系统的控制保护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站层的第一站控制装置,极层的第一极1控制装置、第一极1保护装置、第一极2控制装置以及第一极2保护装置,阀层的第一极1阀1控制装置、第一极1阀1保护装置、第一极1阀2控制装置、第一极1阀2保护装置、第一极2阀1控制装置、第一极2阀1保护装置、第一极2阀2控制装置以及第一极2阀2保护装置;
所述第一站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极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一极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极1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极1阀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阀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阀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一极1阀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阀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阀2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极2控制装置通过第一极2阀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阀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阀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一极2阀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阀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阀2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极1阀1控制装置与第一换流阀连接,所述第一极1阀2控制装置与第二换流阀连接,所述第一极2阀1控制装置与第三换流阀连接,所述第一极2阀2控制装置与第四换流阀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站控制装置通过第二极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二极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极1控制装置通过第二极1阀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阀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阀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二极1阀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1阀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1阀2保护装置连接;
所述第一极2控制装置通过第二极2阀1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阀1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阀1保护装置连接,通过第二极2阀2控制总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极2阀2控制装置、所述第一极2阀2保护装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网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74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连接头的外壳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用感应器基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