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孔聚乙烯透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7579.0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397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胡鸿波;潘健;高淼;汪飞;曹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18 | 分类号: | B32B27/18;B32B27/32;B32B3/24;B29C48/08;B29C48/92;B29C69/02;B29L7/00;B29K2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郑琍玉 |
地址: | 2459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聚乙烯 透气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聚乙烯透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薄膜通过共挤吹塑法获得,包括印刷层、中间层以及热封层,印刷层、中间层以及热封层均由碳酸钙、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含氟加工助剂组成,碳酸钙、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含氟加工助剂的质量比为(65~75):(25~35):(0.5~1.5),碳酸钙的粒径为1~2μm。本发明聚乙烯微孔透气薄膜在拉断力、静水压、水蒸气透过率等指标均具有明显优势,这为相应产品的定位切、多色印刷套印提供了优良技术保障。本发明聚乙烯微孔透气薄膜单位面积的克重更小,这样可以减量化使用塑料树脂,大量节约了能耗,并减少了碳排放,为一次性的生活卫生用品轻便、减排提供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薄膜材料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微孔聚乙烯透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聚乙烯微孔透气薄膜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用纸和医疗防护等领域,比如纸尿裤产品、卫生巾产品、老人失禁垫产品、防护服装等都广泛使用了聚乙烯微孔透气膜。聚乙烯微孔透气薄膜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因其具有与棉布类产品类似的透气性,又具有与塑料类产品类似的防水性,所以使用聚乙烯微孔透气薄膜的产品舒适、卫生、便捷,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现有国内市场传统聚乙烯微孔透气膜几乎100%采用流延法生产,传统聚乙烯微孔透气薄膜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难以避免和解决的问题:
1)减量化是目前全球塑料行业发展方向,流延法生产的聚乙烯微孔透气膜在行业内最低平方克重极限为15gsm,如果需要定位精确印刷图案,最低平方克重的聚乙烯微孔透气膜由于易于发生拉伸变形所以无法用于正常印刷生产。
2)生活用纸行业普遍追求产品去塑料感,朝向绵柔质感方向发展,更贴近消费者真实需求,但流延法很难改变和实现。
3)传统聚乙烯微孔透气膜的物理机械性能随着平方克重的减少,薄膜性能也随之减少,导致许多纸类产品没法生产,传统聚乙烯微孔透气膜容易发生变形和被拉伸现象,导致企业生产过程中废品率高。
4)目前许多产品均需要在聚乙烯微孔透气膜上进行印刷,因为流延法生产的薄膜油墨附着力较差的特性,不能进行多色精确套印生产,许多产品只能单色印刷。
5)因流延法通常进行两次拉伸后成型,塑料薄膜出现两次缩颈后,边料剔除多,生产消耗过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孔聚乙烯透气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孔聚乙烯透气薄膜,所述薄膜通过共挤吹塑法获得,所述薄膜包括印刷层、中间层以及热封层,所述印刷层、中间层以及热封层均由碳酸钙、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含氟加工助剂组成,所述碳酸钙、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含氟加工助剂的质量比为(65~75):(25~35):(0.5~1.5),所述碳酸钙的粒径为1~2μm;所述印刷层厚度为2.5~3.5μm,所述中间层厚度为6~8μm,所述热封层厚度为2.5~3.5μm。
进一步的,所述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由熔融指数为2.9~3.1的第一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熔融指数为0.9~1.1的第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构成,所述第一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与第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质量比为30:21。
优选,所述碳酸钙、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以及含氟加工助剂的质量比为70:29:1,所述印刷层厚度为3μm,所述中间层厚度为7μm,所述热封层厚度为3μm。
优选,所述第一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3,所述第二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融指数为1。
一种所述的微孔聚乙烯透气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未经永新股份(黄山)包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75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热封温度的包装膜
- 下一篇:耐高温复合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