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碳滑板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7980.4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3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杨雨乐;谭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20 | 分类号: | B60L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轨道交通 系统 滑板 装置 具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碳滑板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所述碳滑板装置包括:金属支撑件;三个碳滑块组,所述三个碳滑块组分别可拆卸设在所述金属支撑件的外周壁上,其中两个所述碳滑块组相对设置且位于另外一个所述碳滑块组的上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碳滑板装置,通过设置三个碳滑块组,可以增大碳滑板装置与导电轨之间的接触面积,确保了碳滑板装置与集电靴之间的稳定的受流率。三个碳滑块组可拆卸的安装在金属支撑架上,使碳滑板装置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和更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碳滑板装置及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碳滑板装置用于安装在列车或者地铁的导电轨上,碳滑板装置与集电靴连接为列车或者地铁提供电流。
相关技术中,碳滑板上设有铝托和碳条,碳条通过粘性连接层粘合固定在铝托的上表面上,通过碳条与导电轨接触实现碳滑板的受流。但是由于碳滑板与导电轨之间采用单面接触,在极端路况下,碳滑板易于脱轨,当碳滑板与导电轨脱离时会发生拉弧现象,无法保证碳滑板与集电靴之间的受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碳滑板装置,具有能够保证碳滑板装置与集电靴之间的受流率的优点。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设有上述碳滑板装置的轨道交通系统。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碳滑板装置,包括:金属支撑件;三个碳滑块组,所述三个碳滑块组分别可拆卸设在所述金属支撑件的外周壁上,其中两个所述碳滑块组相对设置且位于另外一个所述碳滑块组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碳滑板装置,通过设置三个碳滑块组,可以增大碳滑板装置与导电轨之间的接触面积,确保了碳滑板装置与集电靴之间的稳定的受流率。三个碳滑块组可拆卸的安装在金属支撑架上,使碳滑板装置结构简单,易于装配和更换。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金属支撑件上设有三个容纳槽,所述三个碳滑块组分别与所述三个容纳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碳滑块组的一部分定位在所述容纳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支撑件包括两个侧板和底板,所述两个侧板间隔设置,所述底板分别与所述两个侧板相连,每个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容纳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侧板的侧边朝外弯折以限定出环形的第一翻边,每个所述侧板的所述第一翻边限定出所述相应的所述容纳槽,每个所述第一翻边与相应的所述碳滑块组接触配合以定位所述碳滑块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碳滑块组的与所述第一翻边接触的部分的顶壁形成为向外向下延伸的斜面,所述碳滑块组的与所述第一翻边接触的部分的底壁形成为向外向上延伸的斜面。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底板的侧边向外弯折以限定出环形的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限定出相应的所述容纳槽,每个所述第二翻边与相应的所述碳滑块组接触配合以定位所述碳滑块组。
具体地,所述碳滑块组的与所述第二翻边接触的部分的相对侧壁在向下的方向上朝向彼此延伸。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碳滑块组分别与位于下方的碳滑块组接触配合。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碳滑块组的顶表面位于所述金属支撑件的顶表面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包括:导电轨,所述导电轨内限定出滑动槽;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碳滑板装置,所述金属支撑件和所述三个碳滑块组设在所述滑动槽内,所述三个碳滑块组分别与所述滑动槽的侧壁滑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7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