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间接力矩施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8542.X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4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郭小强;马德江;占欢;陈涛;赵行;李百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5/00 | 分类号: | B25B25/00;B25B27/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陈鹏 |
地址: | 21000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头盖 力矩施加装置 锁紧工作位 侧向凸台 中心凸台 拆卸 底座 点火器 施加 逆时针旋转 顺时针旋转 力矩传递 力矩装置 内壁接触 拧紧力矩 缺口位置 筒体固定 安装孔 安装位 工作位 排气管 套在 筒体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接力矩施加装置,用于头盖和筒体间施加拧紧力矩,包括底座、中心凸台、侧向凸台和连杆;中心凸台套在排气管上,侧向凸台通过头盖上点火器安装孔与头盖内壁接触,连杆实现力矩传递;底座上设计了三个工作位,中间缺口位置为安装位,顺时针旋转为锁紧工作位或拆卸位,逆时针旋转为拆卸位或锁紧工作位。本发明通过设计力矩装置,解决了筒体固定和轴线上没有六方导致无法直接施加力矩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力矩施加装置,特别是一种间接力矩施加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发生器主要由头盖和筒体组成,头盖和筒体间通过螺纹连接,头盖和筒体间有拧紧力矩的要求。
但是,很多燃气发生器的头盖和筒体轴线没有设计方便夹持和施力的六方结构,侧方虽然有点火器接头和测压嘴,但是两个结构都是焊接在头盖本体上,不适合承受过大的载荷。
因此,急需一种力矩施加装置,解决筒体固定和轴线上没有六方导致无法直接施加力矩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接力矩施加装置。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间接力矩施加装置,用于头盖和筒体间施加拧紧力矩,头盖包括头盖主体、设置在头盖主体顶部的排气管以及设置在头盖主体侧上方的点火器安装孔和测压嘴,筒体包括筒体主体、设置在筒体主体底部外周的外圆以及设置在外圆上的支耳;所述间接力矩施加装置包括底座、中心凸台、侧向凸台和连杆;
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筒体外圆对应的凹槽,筒体外圆上表面与底座上表面齐平;底座凹槽设置有与支耳对应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宽度大于支耳,支耳可在限位槽内滑动,并在圆周方向进行限位;限位槽上方设置有压板,所述压板固定在底座上,对支耳进行轴向限位;压板内侧中间设置有缺口,用于筒体安装,缺口宽度大于支耳宽度,小于限位槽宽度;所述底座设置有3个工作位,中间缺口位置为安装位,顺时针旋转为锁紧工作位,逆时针旋转为拆卸位;或者顺时针旋转为拆卸位,逆时针旋转为锁紧工作位;
所述中心凸台套接在头盖本体顶部的排气管上,可圆周方向旋转,中心凸台顶部设置有外方结构,便于扳手夹持或套筒安装;所述侧向凸台插入点火器安装孔,与头盖主体内壁接触;中心凸台和侧向凸台之间通过连杆连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为:
本发明通过设计力矩装置,解决了筒体固定和轴线上没有六方导致无法直接施加力矩的问题;底座上设计了三个工作位,方便实现发生器的安装、施力、拆卸。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燃气发生器结构图。
图2为燃气发生器的筒体结构图。
图3为燃气发生器的头盖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的间接力矩施加装置结构图。
图5为具有三个工作位的底座示意图。
图6为底座限位槽示意图。
图7施力部分结构图。
图中:1--筒体,2--头盖,3--螺纹,4--筒体外圆,5--支耳,6--头盖本体,7--点火器安装孔,8--排气管,9--测压嘴,10--底座,11--压板,12--螺钉,13--保护垫,14--连杆,15--侧向凸台,16--中心凸台,17--锁紧位,18--安装位,19--拆卸位,20--底座限位槽,21--底座固定对边,22--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晨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85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油进料雾化喷嘴
- 下一篇:一种驱动轴防尘盖拆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