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水渗漏通道勘察的场标准化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8844.7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72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郑克勋;余波;郭维祥;赵文明;吴镇;马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9/00 | 分类号: | G01V9/0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余江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水 渗漏 通道 勘察 标准化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渗漏通道勘察的场标准化分析方法,该方法是将某单一场的指标按照其与渗漏源的关系,与地质介质天然场背景值的关系,相邻空间的指标变异,不同时间的指标变化进行归一化、标准化处理,得到单一场指标的示踪指标特征值、背景指标特征值、梯度指标特征值和时序指标特征值;各特征值按照数据的可靠性,与渗漏的相关性,选择不同的权值叠加,得到统一的场综合指标特征值,实现了定量化的研判,从而充分利用有限的数据,减少干扰信息,放大渗漏的信号,有效圈定渗漏通道的位置。可以通过该方法有效地对场分析数据进行处理,更显著得分析得到可能的地下水渗漏位置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和岩土工程技术领域,主要应用于水利水电等涉及地下水渗漏的工程。本发明涉及地下水渗流场的勘察和评价,特别是水库渗漏或者地下工程的涌水问题。
背景技术
场(Field)指物体在空间中的分布情况,是用空间位置函数来表征的一种特殊物质存在形式。地下水相关变量信息在地质介质空间经历一定时期的特殊地质作用,地下水渗流、温度、电导率、化学成分和同位素等特征参数及其变化,反映了地下水系统客观存在的某些特征和规律,场分析是研究地下水渗漏的常用方法之一。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有地下水渗流场分析法、地下水温度场分析法、地下水化学场分析法、电导率(或电阻率)场分析法和同位素场分析法等。
场分析方法目前一般的应用是实测钻孔、洞室或地下水出露点的各场的代表性指标,然后作相应的指标-孔深分布曲线,指标-剖面线(轴线)分布曲线,或者指标在勘察剖面上的云图,之后根据曲线的形状,云图的形态,凭经验圈定指标在空间上的异常区域,结合建筑物、地质特征,判断是否存在渗漏通道。
截至2012年,全国已建成各类水库8.78万座,其中坝高15m以上的大坝2.5万余座,水库总库容7162亿m3,位居世界上第四位,占世界总库容的10%左右。另据统计,1999年底全国三类水库大坝共有30413座,其中大型水库145座,占大型水库总数的42%,中型水库1118座,占中型水库总数的42%,小型水库29150座,占小型水库总数的36%。上述被评定为三类水库大坝的一个较重要因素是因为坝基、坝肩和水库的渗漏问题,一方面,全国一半以上水库建成于20世纪50~70年代,大多是在“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中进行的,工程标准低、施工质量差,许多防渗工程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经过几十年的运行,防渗帷幕等已经老化,造成渗漏增大,使得水库大坝处于病险状态。
场分析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渗漏探测方法,目前该方法的数据处理手段较为单一直接,一般是作各场相应的指标-孔深分布曲线,指标-剖面线(轴线)分布曲线,或者指标在勘察剖面上的云图,之后根据曲线的形状,云图的形态,凭经验圈定指标在空间上的异常区域,结合建筑物、地质特征,判断是否存在渗漏通道。这种数据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未能全面体现单一指标的时间、空间变化信息,会遗漏较多的信息,数据不能充分的利用;渗漏信息的判断仍然是以定性为主,经验作用影响大;不同的场指标数值差异大,未能实现指标间的对比校验。
因此,现有技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水渗漏通道勘察的场标准化分析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将某单一场的指标按照其与渗漏源的关系,与地质介质天然场背景值的关系,相邻空间的指标变异,不同时间的指标变化进行归一化、标准化处理,得到单一指标的示踪指标特征值、背景指标特征值、梯度指标特征值和时序指标特征值,各特征值可以按照数据的可靠性,与渗漏的相关性,选择不同的权值叠加,得到统一的场综合指标特征值,实现了定量化的研判,从而充分利用有限的数据,减少干扰信息,放大渗漏的信号,有效圈定渗漏通道的位置。不同的场的指标也得以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叠加,实现各场的对比和校验。
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实测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88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