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车后视镜角度自动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9234.9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041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张孝菲;李华;王学军;李凤芹;张梦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华宇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06 | 分类号: | B60R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3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车 后视镜 角度 自动 调节 装置 | ||
大车后视镜角度自动调节装置,转向节臂驱动转向节绕主销旋转而带动转向轮转动的同时,安装在转向节臂上的花键轴、花键套及扇形齿轮也随转向节臂发生转动,扇形齿轮驱动齿条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拉动拉索移动,拉索拉动后视镜主动凸轮沿主动凸轮导轨移动,推动后视镜从动凸轮沿着与固定支架连接的球节转动,从而带动后视镜转动。本发明采用汽车转向机构中的转向节臂驱动的扇形齿轮、齿条和主动凸轮、从动凸轮部件构成的大车后视镜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实现了后视镜的反射角度随着转向轮的转动而同时转动,从而消除了转向时因内轮差产生的视觉盲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行驶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车后视镜角度自动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车辆内轮差的存在,车辆在转弯时,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产生了内轮差的盲区,车身越长,盲区的面积越大。汽车在转向时前部通过了,而车辆的中后部却没有通过,导致的交通事故逐年增多,特别是大型的货车、公交车类车辆。中小型车辆内轮差盲区面积相对较少,产生的交通事故也较少。因此如何消除大型车辆在转向时因内轮差产生的盲区成为本行业重点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车后视镜角度自动调节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转向时产生内轮差盲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大车后视镜角度自动调节装置,由转向节臂、花键轴、花键套、扇形齿轮、齿条、拉索、齿条导轨、主动凸轮导轨、后视镜主动凸轮、后视镜从动凸轮、后视镜和固定支架组成,转向节臂通过主销连接在转向节上,转向节与轮胎相连,花键轴固定在转向节臂上,齿条导轨固定在车体上,后视镜通过固定支架连接在车体上,后视镜后部通过球节与后视镜从动凸轮相连,主动凸轮导轨固定在车体上,后视镜从动凸轮与后视镜支架通过球节连接,转向节臂驱动转向节绕主销旋转而带动转向轮转动的同时,安装在转向节臂上的花键轴、花键套及扇形齿轮也随转向节臂发生转动,扇形齿轮驱动齿条向左或向右移动,从而拉动拉索移动,拉索拉动后视镜主动凸轮沿主动凸轮导轨移动,推动后视镜从动凸轮沿着与固定支架连接的球节转动,从而带动后视镜转动。
本发明的设计原理是:车辆在转向时产生内轮差盲区的主要原因是,车辆的后视镜的观察范围主要是在车辆直行时,车身后部一定距离范围内的道路状况。而在转向时,车身的的行驶轨迹发生了改变,驾驶员观察的范围也应随之改变,此时的观察区域范围应以转向轮内侧道路状况为主。而后视镜与车身的相对位置关系没有随之改变,因此造成了转向内侧内轮差盲区的存在。车辆直行时后视镜的反射角度与车身平行。在转向时,如能使后视镜的反射角度,随着转向轮的转动,而同时向转向内侧和向下侧两个方向转动,即可消除转向时,因内轮差产生的视觉盲区。根据此思路,设计了由汽车转向机构中的转向节臂驱动的扇形齿轮、齿条和主动凸轮、从动凸轮等部件构成的大车后视镜角度自动调节装置,主动凸轮的横向轮廓线曲率决定了从动凸轮向内和向外转动的角度,主动凸轮的纵向轮廓线曲率决定了从动凸轮向下、向上转动的角度。由主动凸轮纵向和横向轮廓有不同的轮廓线曲率,保证了后视镜能够同时完成两个方向的转动。车辆向右转动时右侧装置使右侧后视镜向内侧、下侧两个方向转动。车辆向左侧转向时,左侧装置使左侧后视镜向内侧、下侧转动,后视镜后部连接的球节可以完成后视镜的手动调节。
本发明采用汽车转向机构中的转向节臂驱动的扇形齿轮、齿条和主动凸轮、从动凸轮部件构成的大车后视镜角度自动调节装置,实现了后视镜的反射角度随着转向轮的转动而同时转动,从而消除了转向时因内轮差产生的视觉盲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调节装置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调节装置的装配侧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调节装置的装配俯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华宇工学院,未经山东华宇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92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周围景象的虚拟现实显示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新型后视镜加热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