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拆除工程中保留建筑物的支撑保护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29429.3 | 申请日: | 201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3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夏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8 | 分类号: | E04G2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孙健 |
地址: | 201999 上海市宝***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拆除 工程 保留 建筑物 支撑 保护装置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拆除工程中保留建筑物的支撑保护装置及施工方法,装置包括塔架基础、桁架下基础、塔架结构、桁架结构、拉接件、框架梁抱箍和框架柱抱箍,其中所述塔架结构为由若干塔架单元组成,所述塔架单元为由若干单塔架上下连接组成,相邻两个塔架结构之间通过桁架结构连接,下端塔架结构通过钢柱脚安装在塔架基础上,下端桁架结构为桁架下基础,所述塔架结构与桁架结构通过法兰盘及螺栓连接,所述塔架结构和桁架结构沿保留建筑水平方向及高度方向连续布置至保留建筑顶部,所述保留建筑框架梁、框架柱外部设置框架梁抱箍和框架柱抱箍。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保留建筑在拆除及修缮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拆除工程中保留建筑物的支撑保护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历史保护建筑物在改造修缮过程中,需要最大可能地保留场地上原有工业建筑的布局肌理、建筑体量和立面风貌,并通过增加现代风格建筑来赋予新的生命。由于功能的改变和内部空间需要,以及对原有建筑安全性鉴定评估的结果,对原有结构局部拆除工作不可避免,而需要保留再利用的建筑在拆除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操作作业的扰动和冲击。采取一种科学、先进的拆除加固技术,有效保证保留结构的在拆除作业及修缮过程的安全性,是对历史保护建筑的进行保留性拆除的前提条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拆除工程中保留建筑物的支撑保护装置及施工方法,解决需要保留再利用的建筑在拆除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操作作业的扰动和冲击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拆除工程中保留建筑物的支撑保护装置,包括塔架基础、桁架下基础、塔架结构、桁架结构、拉接件、框架梁抱箍和框架柱抱箍,其中所述塔架结构为由若干塔架单元组成,所述塔架单元为由若干单塔架上下连接组成,相邻两个塔架结构之间通过桁架结构连接,下端塔架结构通过钢柱脚安装在塔架基础上,下端桁架结构为桁架下基础,所述塔架结构与桁架结构通过法兰盘及螺栓连接,所述塔架结构和桁架结构沿保留建筑水平方向及高度方向连续布置至保留建筑顶部,所述保留建筑框架梁、框架柱外部设置框架梁抱箍和框架柱抱箍,所述保留建筑框架梁、框架柱分别通过拉接件与塔架结构连接。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塔架结构为由3或4或6个塔架单元左右连接组成,所述塔架单元为由2或3个单塔架上下连接组成。
本发明的又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单塔架包括钢柱、钢框架梁及钢支撑,所述钢柱和钢框架梁组成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钢支撑设置在长方形框架一对角线上,且靠近保留建筑一侧的钢柱上设有连接板,所述桁架结构为由系杆和腹杆组成。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塔架基础和桁架下基础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塔架基础钢筋采用双层双向设置,所述桁架下基础钢筋采用单层双向设置,所述塔架基础下层钢筋与桁架下基础下层钢筋沿纵向通长设置。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钢柱脚为由底板和加肋板组成,所述钢柱脚与下端塔架结构钢柱焊接,且钢柱脚的底板上均匀布置4个圆孔,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塔架基础上。
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框架梁抱箍和框架柱抱箍为由角钢制成,且角钢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拉接件为由两根槽钢制成,通过螺栓分别与连接板和保留建筑框架梁抱箍、框架柱抱箍连接。
一种所述的一种用于拆除工程中保留建筑物的支撑保护装置施工方法,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a)先将塔架基础、桁架下基础施工完成;
(b)单塔架在塔架基础上通过钢柱脚架设,每2或3个单塔架通过法兰上下连接组成1个塔架单元,每3或4或6个塔架单元通过钢板连接板采用螺栓连接组成1个塔架结构,塔架结构之间通过法兰盘与桁架结构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9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