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位置频域内荧光光强测量血袋内游离血红蛋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9563.3 | 申请日: | 2017-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万兴华;倪静;张梦秋;林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李林娟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置 域内 荧光 测量 血袋内 游离 血红蛋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强复杂溶液浓度分析化学计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位置频域内荧光光强测量血袋内游离血红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技术是通过化学检验的方式检测血袋中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具有准确性高的突出优点,但化学检验的方式需要打开血袋取出样品进行化验,无法满足快速,非接触、以及无污染的需求。
通过对荧光光强的研究发现,由于其非接触、无污染、针对性强的特性也有可能实现血袋内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检测。
但血液的散射会导致荧光的非线性,且光强背景噪声无法完全消除,针对这一问题,本方法提出了一种多位置频域内荧光光强测量血袋内游离血红蛋白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位置频域内荧光光强测量血袋内游离血红蛋白的方法,极大抑制了血液散射带来的非线性影响,消除了光强背景噪声的影响,提高了血袋内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分析的精度,且测量荧光光强简便,详见下文描述:
一种多位置频域内荧光光强测量血袋内游离血红蛋白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方波信号驱动荧光激发光源,荧光激发光源的出光光口与光强接收装置的入射狭缝紧贴血袋,荧光激发光源激发血液样品产生荧光,光强接收装置接收荧光光强;
位移平台控制荧光激发光源移动至不同位置,由光强接收装置接收多个位置的荧光光强;
将多个位置处的荧光光强分别变换至频域构造频域内荧光光强,多个位置处的频域内荧光光强归一化处理后结合化学检验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
采集未知血液样本多个位置处的荧光光强,分别变换至频域构造频域内荧光光强后归一化带入数学模型,得到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
所述方法消除光强背景噪声,增加游离血红蛋白的信息量,抑制血液散射带来的非线性影响;提高血袋内游离血红蛋白含量分析的精度。
所述构造频域内荧光光强的步骤具体为:
方波信号驱动荧光激发光源,此时荧光激发光源发出的光被调制成具有一定频率的方波光信号,由光强接收装置接收荧光光强,将荧光光强的时间序列变换到频域,以其基波分量构造频域内荧光光强。
其中,位移平台控制荧光激发光源移动至不同位置,由光强接收装置接收多个位置的荧光光强的步骤具体为:
荧光激发光源在位置a处对血液样品进行激发,由光强接收装置接收荧光光强;
位移平台控制荧光激发光源移动至位置b,由光强接收装置接收荧光光强;
位移平台控制荧光激发光源一直移动至位置n,由光强接收装置接收荧光光强;
或,
荧光激发光源激发血袋内的血液样品产生荧光,由光强接收装置在位置a处接收荧光光强;
位移平台控制光强接收装置移动至位置b,光强接收装置接收位置b处的荧光光强;
位移平台控制光强接收装置移动至位置n,光强接收装置接收位置n处的荧光光强。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荧光激发光源处设置一光纤,作为入射光纤,且保证入射光纤与光强接收装置的入射狭缝紧贴血袋;
或,
在光强接收装置处设置一光纤,作为出射光纤,且保证出射光纤与荧光激发光源的出光光口紧贴血袋;
或,
在荧光激发光源与光强接收装置处分别设置入射光纤与出射光纤,且保证入射光纤与出射光纤紧贴血袋。
其中,所述a位置为入射光纤的第一位置,由光强接收装置接收该位置下的荧光光强;控制入射光纤移动到位置b处,由光强接收装置接收该位置下的荧光光强;控制入射光纤一直移动到位置n处,由光强接收装置接收该位置下的荧光光强。
其中,所述a位置为出射光纤的第一位置,由光强接收装置接收该位置下的荧光光强;控制出射光纤移动到位置b处,由光强接收装置接收该位置下的荧光光强;控制出射光纤一直移动到位置n处,由光强接收装置接收该位置下的荧光光强。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激发光源为紫外线灯,可直接发出紫外光或经入射光纤传导。
进一步地,所述位移平台为步进电机;所述光强接收装置为光敏管。
进一步地,所述荧光激发光源为紫外激光管或紫外发光管,可直接发出紫外光或经入射光纤传导。
上述所述数学模型利用主成分分析、人工神经网络、偏最小二乘回归、支持向量机、信号分析或统计方法建立。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利用游离血红蛋白受到紫外光激发会产生荧光的特性,使测量针对性强,且通过构造频域内荧光光强消除了背景噪声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95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