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组合式逃生管道端部保护端盖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29880.5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7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申会杰;申一彤;尚畅;靳温学;付崇砚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润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赵瑶瑶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逃生 管道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逃生管道端部保护端盖。
背景技术
隧道及矿山的巷道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地质复杂和其它因素的影响,时有发生塌方现象,其中关门塌方现象后果最为严重,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洞内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针对巷道、隧道施工中的坍塌现象,为尽可能避免人员伤亡事故,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进行隧道逃生管道的设置,显得非常重要。
根据国内相关文件要求,隧道V级围岩段落及经风险评估处于坍方极高风险的地段和其他地段当围岩量测累计变形超过100mm时,必须设置逃生管道,以确保隧道掘进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二次衬砌与掌子面之间、掌子面距仰拱之间的安全步距不得大于设计及规范规定的距离。在隧道掌子面与二次衬砌之间,应设置逃生管道,随着开挖进尺不断前移,逃生管道距离开挖掌子面应不大于20m,伸入已施作仰拱段不得小于5米。
逃生管道的端部最为脆弱的一部分,如何保护逃生管道的入口端头成为逃生设施保护的主要任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便于取下且能够组合使用的组合式逃生管道端部保护端盖。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合式逃生管道端部保护端盖,包括圆形保护端盖,在圆形保护端盖四周嵌装环形保护罩中部,圆形保护端盖对应逃生管道中空的通道部位,环形保护罩对应逃生管道的圆周侧壁,圆形保护端盖一侧安装爆闪灯,所述环形保护罩为一外周轴向弯折的弧形碗,在所述圆形保护端盖的外周径向均布四个支板,在环形保护罩内缘径向均布四个支板嵌槽,在四个支板嵌槽四周的环形保护罩内壁制有个卡槽兜,当圆形保护端盖嵌装在环形保护罩内时,四个支板穿过嵌槽后,四个支板嵌槽在卡槽兜内,在圆形保护端盖内侧间隔安装四个固定抓,固定抓上制有嵌装弧。
而且,所述圆形保护端盖具有多个把手,把手上安装荧光条带
而且,在圆形保护端盖上制有指示箭头。
而且,在环形保护罩内壁还间隔安装多个爆闪灯。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组合式逃生管道端部保护端盖将圆形保护端盖同轴嵌装在环形保护罩中部,如果保护罩被巨石压住,中间的保护罩也可以顺利安全的取出,十分方便,保证绝对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环形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圆形保护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后视图。
图5为组合式逃生管道端部保护端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下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下述实施例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组合式逃生管道端部保护端盖,包括圆形保护端盖2-2,在圆形保护端盖四周嵌装环形保护罩1,圆形保护端盖同轴嵌装在环形保护罩中部,圆形保护端盖对应逃生管道中空的通道部位,环形保护罩对应逃生管道的圆周侧壁,圆形保护端盖一侧安装爆闪灯2-5,所述环形保护罩为一外周轴向弯折的弧形碗,能够将逃生管道端部包裹在内,防止隧道顶部跌落的石块将其砸裂或变形。
在所述圆形保护端盖的外周径向均布四个支板2-1,在环形保护罩内缘2径向均布四个支板嵌槽3,在四个支板嵌槽四周的环形保护罩内壁制有4个卡槽兜5,当圆形保护端盖嵌装在环形保护罩内时,四个支板穿过嵌槽后,四个支板嵌槽在卡槽兜内,不能轴向转动。
本发明提供的圆形保护端盖具有多个把手2-3,把手上安装荧光条带,能够瞬间识别把手位置,提高逃生效率。
在圆形保护端盖上制有指示箭头2-4,在环形保护罩内壁还间隔安装多个爆闪灯6,用于增加爆闪灯光。
在圆形保护端盖内侧间隔安装四个固定抓4,固定抓上制有嵌装弧7,四个固定抓在安装时能够嵌装在逃生管道的密封圈外扩弧上,由于都是弧形结构,非常容易取下,提高逃生效率。为了进一步增强固定抓的强度,在弧形抓上制有轴向凸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润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润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298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