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有机型纳米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0965.5 | 申请日: | 2017-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2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赫常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雅士科莱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20 | 分类号: | C09K5/20;C23F11/12;C23F1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何志欣;侯越玲 |
地址: | 10130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型 纳米 防冻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有机型纳米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冻液含有作为冷却剂的丙二醇、作为纳米流体以提高传热能力的纳米氧化铝、以及无水、无磷、无胺、无亚硝酸盐、无硼酸盐的有机缓蚀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称取89wt%的丙二醇和8.5wt%二甘醇乙醚,向其中加入2.5wt%的聚乙二醇400搅拌0.5~2小时得到防冻基础液;称取94.5wt%的基础液;将2.5wt%的γ‑Al2O3经过超声波震荡后加热形成纳米流体加入冷却基础液中;加入3wt%的有机缓蚀剂、外加0.01wt%的硅油与聚醚混合消泡剂,继续搅拌0.5~2小时,期间加入微量的pH缓冲剂调节物料pH至7~11,本发明的防冻液具有安全无毒、抗腐蚀性和抗气蚀能力优异、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冻液,尤其涉及一种全有机型纳米防冻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防冻液是发动机冷却系统不可缺少的冷却散热介质,具有防冻、防沸、防腐蚀、防水垢等多种功能,其性能直接影响汽车发动机的使用寿命。甲醇、乙醇型防冻液易蒸发、易燃烧已经被市场淘汰;丙三醇型防冻液可以降低冰点、沸点高、毒性低,但是粘度高、价格贵,限制了其适用范围;乙二醇型防冻液降低冰点效果优异、沸点高、粘度适中、稳定性好,曾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其毒性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也被逐渐禁用。
近年来兴起的无水防冻液,抗沸抗冻性能优异,由于不含水在低压下仍具有较高的沸点,从而避免冷却系统“开锅”引起零件过热损耗,有利于发动机在满载、高负荷下运行,并且可以良好地适应高原、沙漠等苛刻使用条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另一方面,由于磷酸盐、硼酸盐等传统防冻液缓蚀剂会对冷却系统中的铝部件造成腐蚀,且容易生成致癌物质,因此,无磷、无胺、无亚硝酸盐、无硼酸盐的缓蚀剂的研发工作也是近年来的热点。
另外,为了减轻车体质量,改善燃油经济性,不但发动机冷却系统大量采用铝合金,而且发动机其他部件也逐渐铝金属化。目前,全铝发动机早已投放市场,因而对铝的腐蚀抑制保护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4845594A)公开了一种全寿命无水冷却液,采用乙二醇和1,2~丙二醇作为冷却剂。其中乙二醇会造成环境问题,而丙二醇虽然毒性低,但是其导热性也低,会使发动机承受较高的热流负荷。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2031093A)公开了一种纳米无水防冻液的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纳米无水防冻液,其中使用二乙二醇、乙二醇、丙二醇作为冷却剂,并直接添加了纳米粒子以提高液体的传热性能,但是纳米粒子容易团聚,放置一段时间由于团聚会从溶液中析出,因此限制了防冻液的使用寿命。
因此,提供一种环保的、性能优异的防冻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有机型纳米防冻液。所述防冻液含有作为冷却剂的丙二醇、作为纳米流体以提高传热能力的纳米氧化铝、作为降低丙二醇粘度的二甘醇醚化合物、作为防止纳米流体团聚的稳定剂聚乙二醇400,以及无水、无磷、无胺、无亚硝酸盐、无硼酸盐的有机缓蚀剂组成。
本发明采用丙二醇作为防冻液的基础原料,可以显著降低冰点,并提高其沸点。纳米粒子具有更大的传热表面,热交换在粒子表面能迅速完成。粒子的小尺寸效应使其在液体中受到布朗力等微作用力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粒子的微运动能力,从而在粒子与液体间产生了微对流现象,增强了粒子与液体的能量传递,提高了防冻液的热传导能力。采用的有机缓蚀剂通过优选的添加比例,可以有效抑制铸铝、铜和铸铁金属部件的腐蚀。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全有机型纳米防冻液是由94.5wt%的基础液与2.5wt%的γ-Al2O3、3wt%的有机缓蚀剂、以及外加0.01wt%的硅油、聚醚混合物和能够将防冻液pH调节至7~11的pH缓冲剂组成。其中,所述基础液是将89wt%的丙二醇、8.5wt%的二甘醇乙醚、2.5wt%的聚乙二醇400预先混合调制而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雅士科莱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雅士科莱恩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09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