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的缠绕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1033.2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78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叶柃;李胜岭;张永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柃 |
主分类号: | B27J1/00 | 分类号: | B27J1/00;B27M3/00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24 | 代理人: | 张英 |
地址: | 3111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缠绕 复合管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缠绕产品成形设备相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的缠绕设备。
背景技术
竹缠绕复合管是以竹子为基材,以树脂为胶黏剂,采用机械缠绕方式加工成型的生物基管道。由于该种复合管中特别是增强层采用竹基材料,其通过将竹纤维的轴向拉伸强度发挥至最大化,并在管材结构中形成无应力缺陷分布,从而使管材达到承压要求,具有成本低、光滑、内腐蚀性强、环保和使用寿命长的优势,目前在给水排水、农田灌溉等领域都有所应用。
随着缠绕技术的不断发展,竹缠绕复合管在房屋领域也得到了应用。然而,目前缠绕设备仅可以制备直径DN(200~5000)范围内的竹缠绕复合管,尚不能制备大经的竹缠绕复合管,因此现有的缠绕设备已无法满足制备大径竹缠绕复合管的需求,为了保证大径竹缠绕复合管的顺利成形及其成形质量,本领域亟待研究一种能够制备大径竹缠绕复合管的缠绕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的缠绕设备,其基于缠绕产品的制备特点,针对缠绕设备的部件及部件之间的联接关系进行了设计,使其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同时使得所述缠绕设备能够实现大径竹复合管道的成形,具有成形方便快速、设备简单、操作便利等优点,特备适合于直径为8000毫米竹缠绕复合管的成形。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的缠绕设备,其包括机头、机尾架及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与所述模具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机尾架与所述机头间隔设置,两者均用于支撑所述模具;
所述模具为开合式合成模具,其包括与待缠绕竹复合管的内腔形状相匹配的外壁及中心轴与所述模具的中心轴重合的芯轴,所述外壁由多个小块拼合组成;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多个伸缩支撑机构,所述伸缩支撑机构用于实现所述小块的撑开或者闭合;
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相邻设置的拖模车及托管车,所述机尾架、所述托管车及所述拖模车通过协调移动来实现所述机尾架、所述托管车及所述拖模车对所述模具的支撑的连续转换,避免所述模具出现悬臂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设备为卧式结构,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模具一侧的缠绕小车移动系统,所述缠绕小车移动系统包括缠绕小车;所述缠绕小车沿所述模具的轴向移动,所述模具水平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回流系统,所述回流系统设置在所述缠绕小车上,其用于将缠绕过程中多余流下的胶液重新淋浇到缠绕在所述模具上的织物上。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邻近所述缠绕小车移动系统设置的供胶系统,所述供胶系统用于提供粘胶剂,以使缠绕在所述模具上的织物浸润所述粘胶剂而形成内衬层。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接收所述缠绕设备的各组成部件的操作指令或者外部指令信息,并对接收到的操作指令信息或者外部指令信息进行处理后输出相应的控制指令到各组成部件。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支撑机构是由液压系统来驱动的;所述芯轴的一端连接于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设置于所述机头上,所述机头通过所述旋转机构与所述模具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机头上的驱动电机及连接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齿轮组,所述齿轮组连接于所述芯轴。
进一步地,所述芯轴为中空管,其一端为进风口,另一端为密封端,所述进风口与热风机相连接,所述热风机用于为竹缠绕复合管的固化提供热源。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所述外壁与其两端处设置的端面形成模具内腔空间,所述出风口将经由所述进风口进入的风送入所述模具内腔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设备还包括邻近所述模具设置的脱模导轨,所述脱模导轨用于为所述机尾架、所述拖模车及所述托管车的移动提供导向;所述托管车通过带动竹缠绕复合管沿所述脱模导轨移动而使所述竹缠绕复合管与所述模具分离。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竹缠绕复合管的缠绕设备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所述外壁由多个小块拼合组成;所述芯轴上设置有多个伸缩支撑机构,所述伸缩支撑机构用于实现所述小块的撑开或者闭合,以便于竹缠绕复合管的成形或者竹缠绕复合管与所述模具的分离,能够成形大直径的竹缠绕复合管,且解决了模具较大而导致运输不便的问题;
2.所述机尾架、所述托管车及所述拖模车通过协调移动来实现所述机尾架、所述托管车及所述拖模车对所述模具的支撑的连续转换,避免所述模具出现悬臂现象,保证了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柃,未经浙江鑫宙竹基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叶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10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工板
- 下一篇:一种用于竹重组材的油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