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吸毒人员进行复吸监测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1497.3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0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发明(设计)人: | 贾忠伟;陆祖宏;赵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0;H04N7/18 |
代理公司: | 11255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晓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87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毒 人员 进行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吸毒人员进行复吸监测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将电子设备设置在吸毒人员身上,电子设备定时采集吸毒人员的图像(或视频)信息、声音信息和/或生理信息,并将图像信息、声音信息和/或生理信息上传到毒品复吸监测服务器;毒品复吸监测服务器利用数据库中存储的验证信息,通过数据分析算法对所述图像信息、声音信息和/或生理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判断所述吸毒人员是否存在复吸现象。本发明可以根据电子设备采集并上报的吸毒人员的图像信息、声音信息和/或生理信息准确判断和及时发现吸毒人员是否存在复吸现象,及时提醒吸毒人员,远离毒品,或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干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吸毒人员进行复吸监测的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药物滥用人员”在我国俗称为“吸毒人群”。我国吸毒人员管理体系分三个阶段:社区戒毒-强戒隔离戒毒-社区康复。一般流程是:第一次被发现吸毒行为,采取行政拘留;第二次被发现吸毒行为采取社区戒毒;第三次被发现吸毒强制隔离戒毒所,出所后进入社区康复。
2006年我国建立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对登记在册的毒品使用人员实施动态管理。一般管理方法是:系统内登记的吸毒人员在外地出差办理住宿、乘机或乘坐高铁时,当地动态管控系统会根据身份证信息立即报警,提示当地禁毒警对这些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基本管理是对这些人员进行尿检。动态管控系统规范了吸毒人员的管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例如对那些已经戒断的吸毒人员,动态管理时的尿检给他们带来很多不便和麻烦,吸毒的污点成了他们的烙印。为此,2011年我国《禁毒条例》规定3年不复吸的吸毒人员,不再实施动态管控。这种政策对吸毒人员戒毒是一种激励,但实际中大部分戒断人员仍在动态管控之下。不切实落实这些政策,不仅吸毒人员缺乏戒毒动力,也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而无法落实政策的主要原因是目前不复吸监测主要依靠自报或抽检,一些地区自报告操守率高达78%,缺乏科学依据和可信性。因此,急需对3年不复吸的科学评估体系,推动国家法制建设。
另一方面,我国还缺乏对罹患传染病和重大疾病的吸毒人员的有效管理办法,导致这部分人不仅吸毒,还成了主要的毒品提供者。尤其一些边远城市,没有收治吸毒的HIV感染者(尤其是晚期AIDS病人)的能力,查获到这些感染HIV的吸毒人员,不得不将他们重新放回社会,不仅浪费警力,还导致这些吸毒人员成了其他吸毒人员的保护伞。2016年中国毒品形式报告明确指出,贩毒集团组织、雇佣、操纵特殊人群从事贩毒活动,这些特殊人群包括急性传染病人和艾滋病携带者。HIV自国家实施免费治疗,病死率较低,一些地区的吸毒人员故意感染HIV病毒以逃避打击。
第三,缺乏敏感便捷的检测技术和手段。根据《禁毒法》规定,即使吸毒人员的尿检阳性,如果吸毒人员自己不承认使用毒品,也无法因吸毒行为处罚这些人。在现场调研中听到类似反映,这种逃避经验在吸毒人员内传播很快,某些地方类似情况达到50%。虽然明明知道他们在撒谎,但因为缺乏更有力的证据不得不放走他们。如果有更准确、更简便的检测方法,将有助于遏制和威慑这种行为。
第四,强制隔离戒毒一直备受国际争议。强制隔离戒毒两年是没有经过司法审讯,由公安自身根据吸毒成瘾程度,决定对吸毒人员的一种惩罚。2年强制隔离戒毒治疗与刑事服刑不同,没有剥夺政治权利,只是将吸毒人员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场所进行强制隔离戒毒治疗,在此期间的所有费用由政府承担。但是由于治疗人员失去了人身自由,强制隔离治疗后的效果也没有科学的评估报道,所以这种管理形式一直受到国际社会的指责。
随着药物滥用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如何有效预防、治疗和管理吸毒人员,为毒品使用预防与控制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基于智能监测大数据的药物滥用预防与控制,是综合工程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和管理的公共卫生交叉学科,其目的是通过在不同层次上(个体和群体)研究药物滥用的状况、规律和发展趋势,解决药物滥用的公共卫生和政策问题,为国家制定相关管理政策,保障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技术支持服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未经北京大学;北京市天康戒毒康复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14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