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外线透射滤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1846.1 | 申请日: | 2017-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61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吉原明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旭硝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20 | 分类号: | G02B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外线 透射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紫外线透射率高、可见光和红外线的透射率低的紫外线透射滤波器。
背景技术
作为紫外线的发光光源,以往已知有低压汞灯、高压汞灯。近年来,小型且低成本的紫外线LED(紫外线发光二极管)正在普及,在水杀菌装置、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装置、紫外线传感器等各种各样的用途中的使用正在增加。
这样的紫外线用光源使用遮蔽不需要的可见光和红外线、仅选择性地透射紫外线的紫外线透射滤波器。
作为这样的紫外线透射滤波器,提出了在对紫外线为透明的基础玻璃中含有规定量的CoO、NiO、TiO2的紫外线透射黑色玻璃(专利文献1)。
另外,已知有在对紫外线为透明的玻璃基板的表面设有反射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光学多层膜的紫外线透射滤波器。
紫外线透射黑色玻璃通过在玻璃中含有的过渡金属成分来进行可见光和红外线的遮蔽。在此,过渡金属成分根据玻璃中的离子的平衡状态、配位数的平衡状态而波长的吸收特性不同。玻璃中的过渡金属成分的离子、配位数的状态由玻璃的氧化·还原状态、基础玻璃的分子结构决定,但难以全部为期望的状态,有可能吸收原本应透射的紫外线的一部分。
另外,使用反射可见光和红外线的光学多层膜时,需要阻止带(反射光的频带)的宽度宽、膜层数非常多。由此,紫外线透射滤波器的生产成本有可能变高。
针对这些课题,提出了在含有着色成分的玻璃的表面设有光学多层膜的紫外线透射滤波器(专利文献2)。该滤波器可以通过在玻璃中含有1.5~15质量%的FeO而截止700~2000nm的近红外区域的光,通过光学多层膜仅使280~420nm的紫外线选择性地透射。
专利文献2中提出的玻璃为了降低从可见光到红外线的透射率(例如,10%以下),需要增多FeO的含量。然而,若增多玻璃中的FeO含量,则虽然能够降低从可见光到红外线的透射率,但与之相伴,原本应透射的紫外线的透射率也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9-18854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63046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靠地遮蔽可见光和红外线且得到高紫外线透射率的紫外线透射滤波器。
本发明人反复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玻璃组成与光学多层膜的组合,能够得到可靠地遮蔽可见光和红外线且紫外线透射率高的滤波器。
即,本发明的紫外线透射滤波器的特征在于,具备由玻璃构成的基体以及在该基体的主表面的光学多层膜,所述玻璃含有P、Al、R(其中,R表示Li、Na以及K中的任一个以上)、R’(其中,R’表示Mg、Ca、Sr、Ba以及Zn中的任一个以上)、Cu的各成分,
所述光学多层膜具有在光的垂直入射时的波长420nm~680nm的平均透射率为5%以下的光学特性。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可靠地遮蔽可见光和红外线且得到高紫外线透射率的紫外线透射滤波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紫外线透射滤波器的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例1-1~例1-6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3是表示例1-7~例1-12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4是表示例1-13~例1-18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5是表示例2-1~例2-6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6是表示例2-7~例2-12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7是表示例3-1~例3-6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8是表示例3-7~例3-12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9是表示例4-1~例4-4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10是表示例5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11是表示例6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12是表示例7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13是表示例8-1~例8-6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14是表示例9-1~例9-6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图15是表示例10-1~例10-6的滤波器的光学特性(透射率)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旭硝子株式会社,未经旭硝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18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