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2196.2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3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安智;范牧树;陈建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冷排 内建 水泵 内部液体通道 结构体 出水腔室 连通管道 入水腔室 散热鳍片 水冷 加速流动 散热效率 转子组件 界定 暴露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其包括:水冷排结构体、多个散热鳍片以及内建水泵。该水冷排结构体包括一入水腔室、一出水腔室以及至少一连通管道,且该入水腔室、该连通管道以及该出水腔室共同界定出一内部液体通道。该多个散热鳍片接触于该水冷排结构体。该内建水泵设置于该水冷排结构之内,且该内建水泵的一转子组件暴露于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而与水冷液接触,藉此以推动该水冷液于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加速流动。因此,本发明能够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水冷排模块,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央处理器的运作速度增快,使得中央处理器在运作时,会无可避免地同时产生大量的废热,此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一般常见传统的散热模块,会使用水冷头接触中央处理器,透过水冷头里的水冷液吸收来自中央处理器的废热而升温,其后,升温的水冷液会流动至水冷排,并于水冷排处透过散热觰片与周遭环境执行热交换,藉以将热能散逸至周遭空气。
除此之外,传统的散热模块会再额外外接一个水泵,传统的散热模块与水泵之间以一水管管体做连接,水泵经由水管管体接收来自水冷排的水冷液,而水泵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驱动水冷液流动。进一步而言,水冷头、水冷排以及水泵是各自独立的模块,任两者之间一般会透过水管管体以串连的方式连接。其运行原理是,水冷液于水冷头受热后,即流向水冷排进行散热,水冷液于水冷排完成散热后,即流至水泵,水泵即负责将水冷液再打回至水冷头,因此而形成一个循环。
然而,于传统的做法中,将水冷头、水冷排以及水泵透过水管管体串连,其共同占据的空间较大,于是就不利于电脑主机中其它的电子元件摆置。并且,在安装时要同时将水冷排以及水泵两个元件于电脑主机内找位置安装固定,因此其安装程序上甚为繁琐不便。有鉴于此,现有水冷排仍有改善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藉由该内建水泵,能够加速水冷排模块内的水冷液流速,进而提高其散热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内建水泵的水冷排模块,用以供一水冷液流入其中以进行散热,该水冷排模块包括水冷排结构体、多个散热鳍片以及内建水泵,该水冷排结构体包括一入水腔室、一出水腔室以及至少一连通管道,该至少一连通管道连通该入水腔室以及该出水腔室,并且该入水腔室、该连通管道以及该出水腔室共同界定出一内部液体通道;该多个散热鳍片热接触于该水冷排结构体的该至少一连通管道;该内建水泵,至少部分设置于该水冷排结构体内,该内建水泵包括转子组件、定子组件以及防水壳,该转子组件暴露于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而与该水冷液接触,该定子组件设置于该防水壳内,且该防水壳固定于该水冷排结构体,其中,该定子组件驱动该转子组件旋转,以使该转子组件推动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的该水冷液流动。
较佳地,该转子组件包括一叶轮以及一轴承,该叶轮上形成有多个扇叶,该轴承枢接于该防水壳,该叶轮以该轴承为中心进行转动,而该多个扇叶推动该内部液体通道之中的该水冷液。
较佳地,该防水壳具有一电线开孔,该定子组件具有一电路板和多个线圈绕组,该电路板以及该多个线圈绕组设置于该防水壳内,且该电路板的一电线穿经该防水壳的该电线开孔以从一外界获得电力。
较佳地,该入水腔室具有一入水孔,该水冷液经该入水孔进入该入水腔室;其中,该内建水泵设置于该入水腔室内,该定子组件固定于该入水腔室的一内侧壁,且该转子组件的该多个扇叶推动该水冷液朝向该至少一连通管道流动。
较佳地,该出水腔室具有一出水孔,该水冷液经该出水孔流出该出水腔室;其中,该内建水泵设置于该出水腔室内,该定子组件固定于该出水腔室的一内侧壁,且该转子组件的该多个扇叶推动该水冷液朝向该出水孔流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泽鸿(广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2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