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壮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3382.8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89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梁洁;林辰;温海成;梁臣艳;李耀华;杨颖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代理公司: | 44223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关文龙 |
地址: | 5302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含量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壮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的是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壮药组合物中所含有效成分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的含量,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好,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精密度高等优点,可实现对壮药组合物华陀方巴布剂质量的有效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壮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壮药华陀方巴布剂主要由华陀豆、肿节风、伸筋草、杜仲藤和姜三七等五味药材制备而成,是广西民间用作跌打损伤的经验方,具有通调龙路火路、祛风通络、活血散瘀的功效,主要用于筋骨疼痛、肢体拘挛、屈伸不利,清热凉血、活血消斑等症。其中华陀豆是旋花科植物丁香茄Calonyction muricatum(Linn)G.Don.的种子,主要含有白牵牛碱、华陀豆丙碱、华陀豆丁碱等生物碱、挥发油、黄酮、有机酸、皂苷、糖等成分。肿节风为金粟兰科植物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Thunb.)Nakai的干燥全草,具有清热凉血,活血消斑之功效,主要化学成分为倍半萜、黄酮类、酚酸类及香豆素类化合物。华陀豆和肿节风是该制剂中治疗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的主要药味。
在巴布剂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为异嗪皮啶(香豆素类)、绿原酸和迷迭香酸(酚酸类),目前此三种活性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其中供试品制备方法为用一定浓度的甲醇超声提取后所得提取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因该方法简单易操作,常常作为测定中药材或者中药组合物中活性成分时供试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方法测定的壮药组合物华陀方巴布剂作为一种贴膏剂,将方中药味经提取成制备成稠膏后与一定基质材料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采用一定浓度的甲醇或乙醇溶液提取作为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会把基质材料中的成分也提取出来,导致杂质多,测定时分离度不好或阴性有干扰。因此,要对供试品溶液的制备进行进一步除杂,以除消除基质材料以及中药组合物中的杂质成分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从而有效控制巴布剂的质量。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对壮药组合物华陀方巴布剂的质量控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离度好、重复性好,简单易操作的壮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壮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该壮药组合物由以下原料组成:华陀豆、肿节风、伸筋草、杜仲藤、姜三七,所述含量测定方法为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该壮药组合物中的绿原酸、异嗪皮啶、迷迭香酸的含量。
以上所述壮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所述壮药组合物为华陀方巴布剂。
以上所述壮药组合物的含量测定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
S1.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程序为:0~12min:10%A,12~35min:20%A;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342nm;柱温35℃,理论板数以绿原酸计≥3000;
S2.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定绿原酸、异嗪皮啶和迷迭香酸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1mL含绿原酸610μg、异嗪皮啶50μg、迷迭香酸50μg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S3.供试品溶液制备:取壮药组合物3片,除去盖衬,剪碎,混匀,取2.5g,精密称定,加80%乙醇30ml,用盐酸溶液调pH值至2-3,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放冷,滤过,合并滤液,蒸干,加水30ml使溶解,用氢氧化钠溶液调溶液的pH值至8-9,搅匀,再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每次3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用甲醇使溶解,滤过,取续滤液定容至25mL,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33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