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孤立缝洞体剩余油定量预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4744.5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58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梅;李惠杰;崔刚;王立华;崔昕玥;张志让;李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郭鸿雁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孤立 缝洞体 剩余 定量 预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孤立缝洞体剩余油定量预测方法,包括:获取缝洞属性数据及空间分布,生成针对该油井的井上缝洞属性强度曲线;根据井上缝洞属性强度曲线与实际解释的不同级别缝洞储层对应的有效孔隙度曲线进行交汇,建立关系图版;对缝洞属性数据体进行空间三维自动追踪搜索,并对缝洞储层进行定量刻画;对缝洞储层有效性优选;获取静态数据和开发动态数据;对孤立剩余油的分布及潜力进行预测。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碳酸盐岩缝洞储层非均质性,储层空间分布难以定量刻画,因而造成缝洞储层剩余油预测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孤立缝洞体剩余油定量预测方法。
背景技术
油田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后,随着开采程度加深,地下油水关系越来越复杂,特别是这种缝洞型储层油藏,非均质更加严重,剩余油的空间分布也更加复杂化,给油田稳产和调整挖潜带来了很大困难,剩余油分布预测与挖潜工作也就成为高含水期油田的重要研究内容,是实现油田“控水稳油”开发战略的重要手段和核心技术之一。
我国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具有复杂特殊性,不同地区储层类型有差异,主要以缝洞型、裂缝型、孔洞型为主,且发育极其不规则,纵横相非均质性强。现在许多主力油田已进入中高、高含水期,新增储量日益困难,油气勘探程度高,新发现油田规模整体呈变小趋势。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一般情况下,人们仅能开采出地下总储量的30%左右,这就意味着大约还有60%以上的剩余石油仍然被残留在地下。从目前水驱油田的开采动态来看,剩余油的分布日趋分散、复杂,开采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剩余油预测是当前石油行业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也是地质、地球物理和油藏工程等不同领域的前沿性研究课题。
目前,预测剩余油的方法很多,包括: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神经网络技术预测方法、试井资料预测方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等多种方法。
油藏数值模拟方法,首先需要一个精细的双相介质地质模型,而对于这种缝洞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地质建模问题成为很大难题,同时也给油藏数值模拟方法预测剩余油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其二,数值模拟的预测精度受很多因素影响,地层对比的多解性,储层物性参数求取的不确定性,动态数据的获取都影响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其三,油藏数值模拟速度相对较慢,与钻井数目多少,地质模型复杂程度有关。
1、油藏数值模拟是基于一定的假设,应用数学模型模仿实际油田的生产动态,然后对数学方程进行数值求解。从地下流体渗流过程中的特征出发,建立描述渗流过程的基本物理现象,并能描述油藏边界条件和原始状况的数学模型,借助计算机计算求解描述油气藏渗流数学模型,并结合油藏地质学、油藏工程学等学科知识达到剩余油预测目的。油藏数值模拟的流程:首先收集油田开发基础数据(井、地震、动态等方面资料),并进行数据检查分析、合理转换等;其次,建立油藏模型、选择模拟器、测算工作量制定辅助措施、设计网格等。然后开展历史拟合,落实拟合目标,确定拟合质量、提出油藏认识、分析剩余油潜力等。最后,开展动态预测,制定预测方案、预测指标分析。
油藏数值模拟的预测精度不可避免的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层对比的多解性、储层物性参数求取的不确定性以及储层非均质描述的局限性是影响数值模拟精度的主要地质因素。对于潜山缝洞储层来说,非均值性强,油藏建模无法对缝洞储层横向分布及连通性进行刻画。同时,相对渗透率曲线的选取、动态数据的获取及数值模拟软件本身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都会影响到油藏数值模拟的精度。因此,在潜山缝洞储层底水油藏剩余油分布预测过程中,油藏数值模拟存在一定缺陷。
2、神经网络技术预测方法,虽然是一种地球物理方法,但它主要利用的是井上动态资料信息,利用检查井资料建立模型,在诸多的剩余油影响因素中,选取何种类型的输入和输出参数,也没有考虑到缝洞储层横向分布和非均质性问题,是一种剩余油定性预测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474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