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规则的物联网设备联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4775.0 | 申请日: | 2017-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64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发贵;欧嘉敏;吴启亮;顾小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规则 联网 设备 联动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规则的物联网设备联动方法。本发明包括:规则解析模块从物联网平台获取规则记录并进行规则解析,解析成功的设备联动规则被Drools规则引擎载入和编译;接着从物联网平台获取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并生成设备联动事实,并添加到Drools规则引擎的事实库中;然后Drools规则引擎将设备联动规则和设备联动事实进行匹配,接着根据匹配成功的设备联动规则生成设备控制动作,并通过对设备控制动作进行冲突解决和优化处理生成设备控制或用户通知任务;最后物联网平台将设备控制发送到设备,将用户通知发送到物联网平台使用者。本发明解决设备被同时触发执行多个操作的冲突情况,避免设备执行多余的控制动作,减少设备的处理压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设备联动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一种基于规则的物联网设备联动方法。
背景技术
物理网平台利用通信与网络、自动控制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各种设备进行连接、控制和管理,最终为用户提供更为舒适、便利、安全、环保的物联网环境。在物联网平台中,设备可以通过有线方式或无线方式接入互联网,并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运行状态数据采集;接着可以利用传感器等方式让设备实现自动运行和联动;最后,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设备的智能响应。
目前,从硬件接口、软件协议到物联网平台架构,设备联网的相关技术已比较成熟,国内外大部分厂商都实现了设备的远程控制、运行状态数据采集和管理。但是,设备联动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相对来说还不成熟,只有少数厂商提供了功能有限的服务,并且主要存在着用户配置复杂、执行效率低和没有考虑设备被同时触发执行多个操作的冲突情况等缺点,设备智能响应的相关技术由于缺乏足够的用户使用数据还难以应用。
设备联动是指当一个或多个设备的运行状态满足特定条件时,触发对另一设备或多个设备的操作,当满足某个条件就执行相应的动作是规则的一种形式。Drools规则引擎是一套业务规则管理系统,它定义了自己的规则描述语言并使用该规则描述语言定义规则,以及使用RETEOO算法进行模式匹配。
正是看到设备联动和规则引擎的共通性,所以希望将规则引擎技术应用到物联网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规则的物联网设备联动方法,而这种设备联动方法配置简单、设备执行效率高,能够在物联网领域实现高效、便捷的设备联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规则引擎技术应用到设备联动,解决当前设备联动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设备执行效率低下、设备控制动作可能冲突等缺点,为物联网领域的用户提供一种基于规则的物联网设备联动方法。
一种基于规则的物联网设备联动方法,包括规则添加、规则解析、事实生成、动作处理和动作执行,具体包括:物联网平台的使用者首先通过物联网平台的管理台前端页面添加设备联动规则;然后对设备联动规则进行规则解析,再使用Drools规则引擎载入和编译解析成功的设备联动规则;接着从物联网平台获取设备运行状态信息并生成设备联动事实,将设备联动事实添加到Drools规则引擎的事实库中;然后Drools规则引擎将设备联动规则和设备联动事实进行匹配,接着根据匹配成功的设备联动规则生成设备控制动作,并对设备控制动作进行处理后生成设备控制或用户通知任务;最后物联网平台通过连接服务将设备控制发送到设备,将用户通知发送到物联网平台使用者。
进一步地,物联网平台使用者首先通过物联网平台的管理台前端页面添加设备联动规则。
进一步地,规则解析由规则解析模块完成。规则解析模块通过物联网平台获取所有启用的设备联动规则,并根据设备联动规则表示模型解析设备联动规则;接着Drools规则引擎载入和编译规则解析模块已经解析成功的设备联动规则。
进一步地,事实生成由事实生成模块完成。设备通过物联网平台的连接服务连接物联网平台并且上报设备运行状态信息;然后事实生成模块从物联网平台获取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根据设备联动事实表示模型生成设备联动事实,并且将设备联动事实添加到Drools规则引擎的事实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47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