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铁轮对踏面残余应力高能声束调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5333.8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02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广;卢钰仁;吴凯;宋剑峰;田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21D9/34 | 分类号: | C21D9/34;C21D11/00;C21D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轮 残余 应力 高能 调控 方法 | ||
1.一种高铁轮对踏面残余应力高能声束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超声换能器与超声应力调控系统分离设置,并通过超声应力调控系统固定在高铁轮对在远离凸缘的侧面;所述超声换能器底面与高铁轮对侧面贴合;所述超声换能器底部使用倾斜角度为30度的楔块,使所述换能器轴线与侧面法向夹角设置为30度,超声波声束能够透过高铁轮对侧面入射到其踏面;
超声换能器从所述侧面注入超声波声束到高铁轮对周向踏面,使所述踏面中静止的质点在平衡位置发生振动,使其晶粒压缩和膨胀产生形变位能,从而实现残余应力的调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波声束的可调工作参数至少包括频率、调控时间,通过调整上述参数使残余应力调控率≥10%、有效调控深度≤5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声换能器的压电晶片与调控表面的距离为1/4波长,并采用底部压紧的工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超声换能器声速比高铁轮对材料声速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533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