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综合多源信息的新能源接入宽频带稳定性多级预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5504.7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26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钟海亮;常富杰;李谦;时伯年;王庆;摆世彬;廖全飞;王莹莹;詹庆才;邹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张红莲 |
地址: | 750001 宁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信息 新能源 接入 宽频 稳定性 多级 预警 方法 | ||
1.一种综合多源信息的新能源接入宽频带稳定性多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预警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根据区域电网网架的结构,确定监测点的布设范围,所布设的监测点包含:新能源汇集站和各个新能源电厂之间的线路、新能源汇集站出线线路、系统枢纽变电站进线和出线线路、区域电网内火电机组以及直流系统整流侧换流变进线线路;
(2)通过各个监测点监测装置PMU实现频率分辨率至少0.5Hz的各监测线路的宽频带频谱计算,包含各个频率分量相量、频率;
(3)识别振荡线路,按照各个监测点监测到的振荡信号频率进行遍历,获取同一振荡模式下关联的各条线路以及线路两端的站点;
(4)识别振荡区域,根据线路两端站点的关联性进行振荡区域识别,识别出不同的振荡区域,判断是不同新能源发电厂之间的振荡、新能源发电厂与交流系统之间的振荡、新能源发电厂与火电机组之间的振荡以及新能源发电厂与直流系统之间的振荡四种振荡区域的哪一种;
(5)根据振荡区域的不同,设置不同的告警定值及时间定值,产生不同级别的预警信息;
(6)按照区域站点名称、线路名称以及预警级别提示运行人员根据预警级别进行操作,通知新能源场站调整运行方式或者直接切除新能源场站送出线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多源信息的新能源接入宽频带稳定性多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1)中,监测点的布局实现分层次布置,包括:
新能源汇集站实现新能源线路的监测,监测每条新能源发电厂接入新能源汇集站的线路和汇集后接入交流系统的线路,监测数据包括三相相电压、三相相电流;
系统枢纽变电站进线和出线线路的监测,监测接入系统枢纽变电站的进线每条线路和出线每条线路,监测数据包括三相相电压、三相相电流;
区域电网内火电机组的监测,监测火电机组固有参数,即机组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的固有轴系固有频率参数;
监测直流系统整流侧换流变进线线路的三相相电压和三相相电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综合多源信息的新能源接入宽频带稳定性多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所有待监测线路统一编号,并对线路起始和终端端点按照站点ID进行统一定义,站点ID在区域电网中唯一,形成如下线路数据集合:
{[1,S1_ID,T1_ID],[2,S2_ID,T2_ID],...,[n,Sn_ID,Tn_ID]},
其中:n为总的线路号;
Sn_ID为线路起始端站点标识;
Tn_ID为线路终止端站点标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多源信息的新能源接入宽频带稳定性多级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步骤(2)中,布设的各监测点监测装置PMU实现基于对应线路原始采样信号的频谱计算功能,所述监测装置PMU监测频率范围为10-90Hz,数据窗长度选择至少2s,实现频率分辨率小于等于0.5Hz,通过各监测点监测装置PMU的频谱计算形成每一条线路10-90Hz范围内的宽频振荡特征信息集合:
{[fssoi1,Umssoi1,Imssoi1],[fssoi2,Umssoi2,Imssoi2],...,[fssoip,Umssoip,Imssoip]}
其中:fssoip为频谱分析出来的第i条线路第p个振荡频率值;
Umssoip为频谱分析出来的第i条线路第p个振荡频率相电压幅值;
Imssoip为频谱分析出来的第i条线路第p个振荡频率相电流幅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550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型GNSS基准站集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网输电线路智能监测系统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