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过程的装置和实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6448.9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17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郑伦举;徐旭辉;李志明;腾格尔;周文杰;马中良;李广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王浩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地质 条件下 油气 过程 装置 实验 方法 | ||
1.一种模拟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过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烃系统和油气运移系统;所述生烃系统包括:
生烃釜,用于盛放烃原岩样品;所述生烃釜顶部开设有上排烃口,所述生烃釜一侧开设有下进排烃口;
电热炉,设置在生烃釜四周,用于给生烃釜加热;
流体高压容器,其一端设置有高压计量泵,用于向生烃釜注入高压流体;
以及液压设备,用于密封生烃釜内的烃原岩样品并对其施加静岩压力;
所述油气运移系统包括:
排烃运移装置,包括上部腔体和下部腔体,上部腔体分别与生烃釜和流体高压容器连通,下部腔体与排烃计量泵连通;管式加热炉,设置在排烃运移装置四周,用于加热所述排烃运移装置;
以及收集气动阀,与上部腔体连通,用于排除上部腔体内的压力;
所述生烃系统与所述排烃运移装置通过上排烃截止阀、下排烃截止阀以及排烃高压气动阀连接;所述上排烃截止阀和下排烃截止阀用于控制所述生烃釜内排烃流量大小,所述排烃高压气动阀用于开启和关闭所述生烃系统和所述排烃运移装置之间的连通通道;所述流体高压容器出口设置有注入电磁阀,所述注入电磁阀出口分别通过流体高压气动阀和反驱电磁阀与所述下进排烃口连接和所述排烃运移装置的上部腔体连通,将地层流体压力注入到所述生烃釜和所述排烃运移装置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过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烃系统还包括龙门架和定位顶柱,所述龙门架包括相互平行的顶梁和底座,以及两个垂直于所述顶梁和底座的竖直梁,其中,所述定位顶柱一端与生烃釜顶部接触,另一端贯穿龙门架顶梁并与所述顶梁固定连接,将所述生烃釜固定在龙门架中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拟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过程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设备包括液压油缸、安装在液压油缸上的外活塞杆和设置在外活塞杆中央的内活塞杆,所述液压油缸设置在龙门架底座外侧的中央,所述外活塞杆用于密封生烃釜,所述内活塞杆用于对生烃釜内部原岩样品施加静岩压力。
4.一种模拟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过程的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实施,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烃原岩样品所在地区地下实际埋深演化的温度和压力,设定不同演化阶段对应的温度、静岩压力以及地层流体压力值;
步骤二、将所述烃原岩样品放入生烃釜内,通过液压油缸驱动外活塞杆对生烃釜进行密封,根据设定的静岩压力驱动内活塞杆对烃原岩样品施加静岩压力;
步骤三、通过流体高压容器分别向生烃釜和排烃运移装置施加地层流体压力,并静置3-5小时;
步骤四、在生烃系统和油气运移系统压力不再变化后,关闭上排烃截止阀、下排烃截止阀以及排烃高压气动阀,打开收集气动阀,排出排烃运移装置内的压力,使排烃运移装置内的压力为零;然后关闭收集气动阀、流体高压气动阀、注入电磁阀以及反驱电磁阀;启动液压油缸对烃原岩样品施加静岩压力,同时对排烃运移装置以及生烃釜加热,直至生烃釜和排烃运移装置内部的温度一致时,进行生烃模拟油气运移实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拟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烃模拟油气运移实验包括:模拟压实渗流作用油气运移方式、模拟增压微裂缝排烃运移方式、模拟在油气扩散运移方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拟地质条件下油气运移过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压实渗流作用油气运移方式为:打开上排烃截止阀、下排烃截止阀,并控制流量大小,再打开排烃高压气动阀,使油气在压力差作用下一次性由生烃系统排入到油气运移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64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