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6451.0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8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林石狮;汤历;罗连;何司彦;李远航;周苑秀;谢利泉;王琴;任珂;冯楚盼;刘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0 | 分类号: | A01K67/00;A01K67/02;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广州科粤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001 | 代理人: | 郝文婷,刘明星 |
地址: | 528216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动物 栖息 模块 及其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是利用园林废弃物和乡土植物构建而成。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收集树干园林废弃物:将因园林修剪、自然倒伏、天气灾害毁坏的乔木树干和灌木树干收集至收集点,处理成长度1~2米,用塑料膜覆盖;
(2)收集落叶园林废弃物:将因园林修剪、季节变化导致的落叶和细小枝干收集至收集点,用塑料膜覆盖;
(3)基底层构建:在需要吸引动物栖息的地方划定3~10平方米的区域,将步骤(2)收集的落叶和细小枝干铺设其上,形成一个垫子状的基底层,铺设厚度为0.5~2厘米;
(4)食源植物泼洒:收集步骤(3)所述区域的乡土禾本科植物果实100~200克,抛洒在步骤(3)所得基底层上;
(5)底部基础构架搭建:利用中小型石块,在步骤(3)所得基底层上围出一个2~3平方米的空间,并留出空隙;选取1~2米的枝干4~5根,置于步骤(3)所得基底层和中小型石块上,形成底部基础构架,并将其扎紧固定;
(6)内部主体构架搭建:选取1~2米的枝干7~10根,在步骤(5)所述底部基础构架内,以一个点为中心架成尖顶帐篷状的架子,顶部扎紧,底部固定;
(7)外部主体构架构建:选取1~2米的枝干4~5根,置于步骤(5)所述底部基础构架、步骤(6)所述内部主体构架上,形成第一级构架并扎紧固定;再选取枝干4~5根,交叉设置在一级构架上,形成二级构架;如此往复,共交叉设置三至五级构架;
(8)遮蔽层构建:选取细小枝干设置在步骤(7)所述外部主体构架上,形成遮蔽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前,先对拟构建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的地点周边的植被、植物多样性、动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确定目标动物种类和乡土食源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构建完步骤(8)所述遮蔽层后,根据构建前的调查结果,选择动物喜食的乡土食源植物进行播种或移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乡土食源植物为草本、灌木和藤本三种类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本为乡土的禾本科、蓼科、豆科或茄科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木为乡土的桑科、漆树科、冬青科、或豆科植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藤本为乡土的蔷薇科悬钩子属、豆科、旋花科或葫芦科植物。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或移栽乡土食源植物后,喷洒一次透水,30天后施有机肥料。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同一区域构建多个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时,每个小型动物栖息地模块所播种或移栽的乡土食源植物不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未经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64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鱼塘控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泌乳期母猪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