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砂浆搅拌罐及砂浆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6827.8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4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日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日昌 |
主分类号: | B28C7/06 | 分类号: | B28C7/06;B28C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1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浆 搅拌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砂浆搅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砂浆搅拌罐及砂浆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砂浆搅拌,都采用单一罐体(单罐单仓结构)加上搅拌机的组合形式,罐体内填装的是预搅拌好的混合料。混合料通过出料口下料到搅拌机中搅拌均匀后,即得到砂浆成品。
所述预搅拌好的混合料,通常包括:水泥,砂(也作沙),外加剂,以及水。
这种预搅拌的方式存在以下缺点:预搅拌好的混合料,所用水泥、砂、外加剂的配比是固定的,在预搅拌时就已经确定了该配比。当需要调整组分比例时,只能按新的配比重新取各组分并进行预搅拌。这样一来,导致以下缺点:
1.使用的设备多,占地面积大,设备成本高,不便于推广使用。
2.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设备多导致能源消耗大。
3.移动搬运繁琐,移动前各设备需要拆卸,移动后各设备需要重新安装。
由于以上缺点,预拌砂浆政府难以推广,市场占有量微乎其微。首要原因,投资大,生产成本高,开发商、承建方不愿意接受。同时所生产的成品送到工地,质量参差不齐不可调。质量时好时差,毕竟粉料与颗粒砂搅拌好以后,通过运输,运送到工地,再输入预拌砂浆罐,造成成品细集料与粗骨料分离严重。造成工人施工困难,使工人产生抵触情绪。因此造成政府三申五令多次“禁现”十年甚至二十年来都难以像预拌混凝土一样达到普遍推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占地约十个平方),移动方便不需要拆装,单罐内至少设有两个仓室,能通过自动控制完成组分配比自动调节,操作简单可控性好,配比调节精确度高的砂浆搅拌罐及砂浆制备方法。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砂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制备砂原料,
步骤2,将各种原料填装到砂浆搅拌罐内,所述砂浆搅拌罐包括若干独立的仓室8,每个仓室8分别设有进料口7,
砂原料经过罐车送至砂浆搅拌罐处,罐车出料口通过送料管连接到砂浆搅拌罐的一个进料口7,采用气送的方式将砂填装到一个仓室8内,
水泥原料经过罐车送至砂浆搅拌罐处,罐车出料口通过送料管连接到砂浆搅拌罐的另一进料口7,采用气送的方式将水泥填装到另一个仓室8内,
步骤3,在程控机上输入各组分的具体配比,启动搅拌机2,
步骤4,程控机控制仓室8下方的电子阀门5开启,使仓室8内的物料经进料管定量受控的进入搅拌机2,
所述定量受控是指按步骤3的配比进行定量控制,
步骤5,搅拌机2按程控机设定好的搅拌速度及搅拌时间,将进入搅拌机2的各物料进行搅拌混合,
步骤6,到达搅拌时间后,混合物料从搅拌机2的出料口排出,即得到所需的砂浆成品。
作为优选,定量控制数据及砂浆搅拌罐卫星定位信息,传输到程控机中,存储在本地形成控制及定位信息,以备重复使用。
作为优选,程控机通过远程传输,将控制及定位信息发送给管理人员的设备中,管理人员在设备上修改控制及定位信息后,通过远程传输发回给程控机,实现远程操控。
上述砂浆搅拌罐,包括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其内部通过隔板至少分割出两个独立的仓室8,
在罐体的顶面,设有若干除尘机构11,除尘机构11与仓室8一对一的设置,
在罐体的侧壁外表面,设有若干料位计9,料位计9与仓室8一对一的设置,
在罐体的侧壁外表面的下部,设有进料口7,进料口7与仓室8一对一的设置,
每个仓室8的底面都设有带缩径机构的出料装置6,出料装置6的出料口垂直向下,
罐体底面的四角设有支撑底脚3。
作为优选,至少在用于填装砂的仓室内,设有防离析装置。
作为优选,料位计9的取样口10和与其对应的仓室连通。
作为优选,在每个支撑底脚3上分别设有一个称重传感器1。
砂浆搅拌装置,包括:任意之一上述砂浆搅拌罐,
搅拌机2,具有若干搅拌机进料口,搅拌机进料口的数量大于等于仓室8的数量,
搅拌机进料口通过进料管4连接到出料装置6的出料口,
所述进料管4上设有电子阀门5,
用于控制砂浆搅拌罐和搅拌机2的程控机。
作为优选,所述进料管4为螺旋进料管。
作为优选,搅拌机2设有进水管路,进水管路上设有计量模块;
搅拌机2设有进外加剂管路,进外加剂管路上设有计量模块;
搅拌机2设有出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日昌,未经李日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68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尘抗干扰计算机硬盘
- 下一篇:抗辐射存储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