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豆奶的磨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6890.1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21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宝国;孟海鹏;李小俊;温文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7/00 | 分类号: | B02C7/00;B02C7/11;B02C23/18;A23C11/1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1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磨浆工艺 豆奶 磨浆机 氮气供给装置 豆水分离器 大豆 浆料 料斗 研碎 氮气 沥水 不饱和脂肪酸 大豆加工产品 螺旋给料器 大豆浆料 磨浆过程 磨浆设备 脂肪氧化 研磨 储浆罐 传统的 豆腥味 成浆 充氮 豆水 氧气 优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豆奶的磨浆工艺,豆水一同进入豆水分离器内,经豆水分离器沥水后,大豆进入储豆料斗中,储豆料斗中的大豆经螺旋给料器输送至磨浆机中,待磨浆机将大豆研磨成浆后,将浆料注入储浆罐中。在磨浆过程中,磨浆设备的氮气供给装置为磨浆机和储浆罐提供氮气。利用氮气供给装置进行充氮驱氧,隔绝氧气,进而抑制研碎后的大豆浆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脂肪氧化反应,即抑制豆腥味物质的产生。本发明的磨浆工艺所研碎的浆料能改善后续大豆加工产品的口感,优化了传统的豆奶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豆奶的加工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豆奶的磨浆工艺。
背景技术
豆奶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及多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其营养价值与牛奶相近。豆奶中不含有乳糖,而牛奶中还有乳糖,而乳糖要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才能被人体吸收,但是我国多数成年人缺乏乳糖酶,患有“乳糖不耐症”,这也是多数人喝牛奶会腹泻的主要原因。
另外,豆奶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大豆异黄酮和卵磷脂等数种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功效,还具有增强免疫、延缓基体衰老的功能。所以豆奶营养丰富适合作为早餐奶,且豆奶非常适合我国的国民体质。且大豆中含有脂肪氧化酶,当大豆被研碎后,其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发生脂肪氧化反应,进而产生有豆腥味的物质。
传统豆奶的加工工艺未能有效控制豆腥味物质的产生,通常是在豆腥味物质产生后再通过加热法、加化学试剂法或者酶法等加工方式进行脱腥处理,工艺较为繁琐,甚至会造成大豆中其他营养成分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品加工口味,特别是抑制豆腥味物质产生的磨浆工艺。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豆奶的磨浆工艺,所用的磨浆设备包括磨浆机、储浆罐、储豆料斗、豆水分离器和氮气供给装置,所述豆水分离器设于所述储豆料斗的上方,所述豆水分离器、所述储豆料斗、所述磨浆机和所述储浆罐依次通过管道相连通连接在一起;所述氮气供给装置通过管道系统分别与所述磨浆机和所述储浆罐相连通连接;
其磨浆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开机检查:确认磨浆机清洗干净、石磨安装到位,按所需的粒度调整石磨与磨盘之间的间隙,设置磨浆设备的工艺参数;
(2)进料磨浆:泡完豆后,豆水经过设于储豆料斗上方并与储豆料斗相连通连接的豆水分离器沥水,大豆从储豆料斗的进料口进入并存储于出料端依次通过螺旋给料器及管道系统与磨浆机相连通连接的储豆料斗内,调整储豆料斗的豆阀开度和与磨浆机的进料管相连通的供水源的进水流量,按照生产所需调整好磨浆的豆水比例,供水源提供的纯净水经由磨浆机的进料管进入磨浆机内,储豆料斗中的大豆进入输入端相连通连接于储豆料斗的出料端且输出端相连通连接于磨浆机的螺旋给料器,由螺旋给料器定量推送经由磨浆机的进料管进入磨浆机内,同时打开通过管道系统与磨浆机相连通连接的氮气供给装置,氮气经过CIP清洗管道对磨浆机内部进行充氮驱氧,然后启动磨浆机进行磨浆,石磨对大豆进行研碎,在磨浆过程中,控制磨浆机处于密闭状态,浆料的粒度达到指定的工艺加工要求后,即完成磨浆;
(3)储浆:将达到粒度要求的浆料通过磨浆机的出浆管注入通过管道系统与磨浆机相连通连接的储浆罐内,备用。
步骤(1)中,设置磨浆水压大于0.1MPa,按照豆奶加工工艺的需求设定磨浆水温,同时设置氮气压力大于0.1MPa。
步骤(3)中,注入浆液的同时打开氮气供给装置,氮气经过CIP清洗管道进入储浆罐,对储浆罐内部进行充氮驱氧,在储浆过程中,控制储浆罐处于密闭状态。
所述磨浆设备磨浆机设有与所述磨浆机相连通的进料管和气水进口,所述进料管上还开设有与所述磨浆机相连通的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管道系统与供水源相连通连接,所述气水进口分别通过管道系统与供水源和氮气供给装置相连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68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升防振锤铸造品质的模具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硅胶带卷绕打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