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球藻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7026.3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44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秦烽曦;路嘉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湘宁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9722;A61K8/92;A61K8/02;A61Q19/02;A61Q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100036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球藻 面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小球藻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本发明面膜以小球藻为主要功效成分,不仅成分天然,而且能够起到良好的去痘疤以及美白等效果。同时,本发明制备方法流程简易,操作步骤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而且能够制备多种不同类型的面膜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美容化妆制品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小球藻面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面膜是较早出现的一种美容化妆品,其主要是利用覆盖在脸部的短暂时间内,将皮肤与外界的空气和污染物进行隔离,并提高肌肤温度,并促进毛孔的扩张,促进汗腺分泌以及新陈代谢,使得肌肤含氧量上升,有利于肌肤排出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的产物以及累积的油脂类物质;在这一过程中,面膜中所含有的水分也会渗入肌肤表皮的角质层,使得肌肤变得柔软,而其中所含的营养和功能成分也会深入肌肤中,并起到美白、保湿、抗衰老,或者舒缓等功效。
传统的面膜种类繁多,但多以生化制剂或化学合成成分为主要功能组分,从而导致了大多数面膜中铅、汞、苯,以及酚类物质含量的超标,这种面膜虽然能够暂时使得肌肤呈现较好的状态,但产期使用会使得角质层脱落变薄,皮肤红肿,生成色斑,反倒不利于肌肤健康。
小球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生物活性代谢物质,并具有抗癌、防辐射、抗感染、防氧化、防治高血脂症、防止便秘等生物保健功能。
虽然在小球藻产品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已经进行了较多的探索和研究,然而,目前,小球藻产品还是主要作为保健食品或饮品的原料使用,并未对于其在外用护肤等领域进行充分的开发。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球藻面膜,本发明面膜以小球藻为主要功效成分,不仅成分天然,而且能够起到良好的去痘疤以及美白等效果。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的小球藻面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制备流程简易,操作步骤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而且能够制备多种不同类型的面膜产品。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球藻面膜,所述小球藻面膜主要由活体小球藻制成;优选的,所述活体小球藻为蛋白核小球藻。
可选的,本发明所述小球藻面膜中,其原料还进一步包括雪莲花提取物、沙棘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以及薰衣草油。
可选的,本发明所述小球藻面膜中,按照质量份数计,各原料的用量如下:活体小球藻10~100份,雪莲花提取物1~5份,沙棘提取物1~3份,甘草提取物1~5份,以及薰衣草油1~5份。
可选的,本发明所述小球藻面膜中,按照质量份数计,各原料的用量如下:活体小球藻30~80份,雪莲花提取物2~3份,沙棘提取物1~2份,甘草提取物2~3份,以及薰衣草油1~3份。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小球藻面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活体小球藻与硅藻泥搅拌混合,得到稠膏状物,即为小球藻面膜;或者,将活体小球藻与聚乙烯醇溶液混合后,注入模具中成型,成型后揭膜,得到小球藻面膜;或者,将面膜基材浸入活体小球藻中,或者将活体小球藻注入面膜模具中,得到小球藻面膜。
可选的,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中,还进一步包括将活体小球藻与雪莲花提取物、沙棘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以及薰衣草油混匀后,再与硅藻泥进行混合的步骤;或者,所述方法还进一步包括将活体小球藻与雪莲花提取物、沙棘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以及薰衣草油混匀后,再与聚乙烯醇溶液混合的步骤;或者,所述方法还进一步包括将活体小球藻与雪莲花提取物、沙棘提取物、甘草提取物以及薰衣草油混匀后,再将面膜基材浸入所得混合液体,或者将所得混合液体注入面膜模具中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湘宁,未经李湘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70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