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行车电动前变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7695.0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719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保罗·帕斯夸 | 申请(专利权)人: | 坎培诺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9/132 | 分类号: | B62M9/132;B62M9/136;B62M9/13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沈同全;车文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电动 变速器 | ||
自行车电动前变速器(10)包括:支撑本体(12),该支撑本体(12)被构造成附接到自行车的框架;链条引导件(14),该链条引导件(14)通过连杆机构(16)连接到支撑本体(12);电马达,该电马达驱动连杆机构(16)以使链条引导件(14)在传动系统的齿轮之中移位;以及电池供电单元(24)。电池供电单元(24)由链条引导件(14)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伺服辅助换档机构(下面简称为电子换档机构)的自行车电动前变速器,并且具体涉及一种自身设置有供电电池的前变速器。
背景技术
参考图1,自行车1100中的传动系统包括链条1101,该链条1101在与踏板曲柄1104的轴相关联的齿轮1102和与后轮1106的轮毂1105相关联的齿轮1103之间延伸。如在所示的情况下,当存在齿轮1102、1103的组件(所述齿轮1102、1103的组件包括在踏板曲柄1104的轴和后轮1106的轮毂1105中的至少一个处包括多于一个齿轮1102、1103)时并且传动系统因此设置有换档机构1110时,前变速器1111和/或后变速器1112被提供。
在电子换档机构的情况下,每个变速器1111、1112包括:引导元件1113、1114,其也被称为链条引导件或保持架,或者在后变速器的情况下称为摇臂,该摇臂能够移动以使链条1101在齿轮1102、1103之中移位以便改变齿轮比;以及机电致动器,所述机电致动器用以使链条引导件1113、1114移位。
每个致动器继而通常包括马达,该马达通常是电马达,其通过诸如铰接式平行四边形、齿条系统或蜗杆系统的连杆机构而与链条引导件1113、1114联接。通常,电马达设置有齿轮减速组件。电马达和齿轮减速组件的总成在下文中被称为马达齿轮(或带齿轮的马达)。致动器通常还包括马达的转子或转子下游直到链条引导件1113、1114本身的任何运动部件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或旋转方向的传感器或换能器。值得注意的是,在上下文中使用的略有不同的术语也是常用的。
控制电子装置例如基于一个或多个所检测到的变量(诸如,行驶速度、踏板曲柄的转动速度、施加到踏板曲柄的扭矩、行驶地形的坡度、骑自行车者的心率等)而自动地改变齿轮比,和/或齿轮比基于由骑自行车者通过合适的控制构件(例如,通常设置在安装到自行车1100的车把1108上的一个或两个手动指令装置1107、1108上的杠杆和/或按钮)手动输入的指令而改变、。
通常,变速器1111、1112包括:支撑本体1118、1119,所述支撑本体1118、1119被构造成附接到自行车1100的框架;以及链条引导件1113、1114,所述链条引导件1113、1114通过两个连接杆连接到支撑本体1118、1119,连接杆的端部铰接到支撑本体1118、1119并且铰接到链条引导件1113、1114以形成所述铰接式平行四边形1116。
马达齿轮驱动铰接式平行四边形打开和关闭,并且因此驱动该铰链引导件1113、1114在齿轮1102、1103之中的移位。
在一些已知的电子换档机构中,存在中央电池供电单元,该中央电池供电单元由换档机构1110的所有部件共享并且通常布置在自行车1100的框架上的相对中央的位置中。
在其它电子换档机构中,存在专用于前变速器的电池供电单元(以及专用于换档机构的其它部件的一个或多个其它电池供电单元)。在这种情况下,电池供电单元通常被支撑在靠近前变速器1111的支撑本体1118的自行车1100框架上或者被支撑在前变速器1111的支撑本体1118本身上。
事实上,在自行车部件的领域中,始终认为变速器的连杆机构应该移动尽可能轻的负载,以便不需要特别大的尺寸和高强度,并且在电子换档机构的情况下,以便能够使用可能最小的电马达。
此外,在自行车部件的领域中,始终认为适于保持电力消耗尽可能低以便允许远离主电源的最大可能的自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坎培诺洛有限公司,未经坎培诺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76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