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育苗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38298.5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7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谭著明;申爱荣;陈骇;谭云;杨硕知;沈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育苗 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森林木本植物育苗容器范畴,涉及一种新型育苗容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地生产用林木容器苗比例逐年增大,但容器基质、容器型号、材质多种多样。如,育苗基质有自然土壤与不同有机质配料、肥料混合的高容重基质、按多种配比配制的轻型基质等;容器有PVC容器袋、圆锥形PVC软、硬质容器盒、组合式PVC硬质容器盒、折叠式纸质容器袋等。硬质容器盒除成本稍高外,育苗效果较优于薄膜状容器盒,但因形状和内壁设计不合理,普遍存在窝根的现象。因此,因育苗容器、基质、接种菌种不同,育苗效果、苗木质量和经济效益差异很大。可见,容器基质、容器型号和菌根菌培养方法等的改进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育苗容器。其特征是单孔容器的形状是上小下大的四棱台(柱)体,台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均呈方形,4个侧面呈下宽上窄的梯形。上表面开口处,边长1cm-5cm,优选2.5cm-3.5cm;下表面边长4cm-8cm,优选5cm-6cm。台体高度5cm-12cm,优选9cm-11cm。容器容积为35cm3-516cm3,优选96cm3-380cm3。见图1。
单孔容器上小下大的设计,更利于菌根密度的提高和对基质营养的充分利用。因此,优选上小下大的四棱台体设计。
单孔容器的各侧面中部设二条向内侧隆起的纵向棱线,棱线隆起高度为0.1cm-0.4cm,优选0.2cm-0.3cm。二棱线大致将所在侧面分割成面积相等的3等分。此线具有导引根系延伸方向的功能,能确保根系纵向生长,避免根系沿容器壁旋转和卷曲。
所称上小下大的四棱台形单孔容器,其下表面预留镂空的孔洞,孔洞形状和构造见图2,其特征在于方形孔洞的对角线上有交叉的连接线,对角线的中心位置有一圆形圈(见图1-⑥和图我-⑦)。此孔洞具有便于沥水和根系穿透的功能,且当根尖向下延伸穿过孔洞后,即远离湿润基质并陷入干燥空气中,随后便渐渐失水枯萎,从而自然断裂。由于向下生长的主根断裂,侧根便因生长激素的重新分配而多向发生。
由单孔容器组合而成的成套容器,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至10个单孔容器组合为一组,连体排列;或纵向和横向各由2至10个单孔容器排成矩阵,连体组合排列。详见图1-①、图1-②、图1-③。
所称单孔容器的形状,也可以是上大下小的四棱台(柱)体。其上表面尺寸与权利要求3所述上小下大的单孔四棱台体容器的下表面尺寸相同,下表面尺寸与权利要求3所述单孔容器的上表面尺寸相同,其它特征与上述单孔容器一致。示意图详见图2。
所称育苗容器,其容器底部内侧可垫一网状尼龙布、纤维布或其它材料的透水垫状物,以衬托容器内的育苗基质,使之不往外漏失。
所称育苗容器的制作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等合成材料或天然纤维材料或天然矿物材料,其特征在于用模具塑制,一次成型。
技术效果
1、用此容器培育接种了菌根菌的松科、壳斗科等菌根苗,菌根类数量特别丰富。
2、用此容器培育的苗木须根丰富、舒展且不緾绕,栽植后苗木容易恢复生长。
附图说明
图1培养菌根富积型容器苗的容器示意图;
图2培养菌根富积型容器苗的容器示意图。
具休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用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它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的任何一个或类似实例。
实施例1:
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的多孔组合式容器,单孔形状为:上底边长3.5cm,下底边长6cm,台体高度11cm。组合式容器盒共32个联为一体。采用泥炭土、蛭石、有机肥配制的混合基质灌装后,每孔点播至少一粒云南松健康种子后、浇水保湿,并在20天后接种红汁乳菇菌种,温室内任其自然发芽、生长,200天后,平均苗高达30cm,根系伸展无巻曲,菌根单位数量达53个以上。
实施例2:
采用聚乙烯材料制作的多孔组合式容器,单孔形状为:上底边长3cm,下底边长5.5cm,台体高度9cm。组合式容器盒共32个联为一体。采用泥炭土、蛭石、有机肥配制的混合基质灌装后,每孔点播至少一粒马尾松健康种子后、浇水保湿,并在20天后接种褐环柄牛肝菌菌种,温室内任其自然发芽、生长,230天后,平均苗高达23.5cm,根系伸展无巻曲,菌根单位数量达74个以上。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省林业科学院,未经湖南省林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82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用仿手工培植豆芽机
- 下一篇:强雌性自交系LC-03在南瓜育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