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贝莱斯芽孢杆菌JS25R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8989.5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36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赵月菊;刘阳;崔琳;宗英;邢福国;王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C05G3/60;C12R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黄爽 |
地址: | 10019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贝莱斯 芽孢 杆菌 js25r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JS25R及其在生物防治由镰刀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菌株JS25R分离自小麦病穗,其保藏号CGMCC NO.14240,该菌不仅在平板培养时可高效抑制禾谷镰刀菌,而且在温室实验中其防治效果高达77.4%。作为小麦和玉米赤霉病的生物防治材料,无论开发新的生物农药或者生物防治菌剂,该菌都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学和植物病害生防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JS25R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是禾本科作物的重要病原菌之一,可引起麦类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FHB),禾谷镰刀菌为限制小麦产量的一个主要因素(Dubin,1997)。我国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麦类赤霉病的发生,长江中下游地区常年病害造成产量损失10%-15%,大流行年份减产近50%。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及秸秆还田、免耕栽培等耕作制度改变的影响,我国麦类赤霉病的发生区域由长江流域迅速向西北、华北扩展,特别是在2008、2010和2012年,全国麦类赤霉病发生十分严重,造成了严重的产粮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禾谷镰刀菌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7,15三羟基-12,13环氧单端孢霉-9烯-8酮)是存在于赤霉病菌感染麦粒中的主要天然毒素之一。DON已被认定为最危险的自然发生食品污染物之一,被列入国际研究的优先地位。DON可致人免疫力下降、贫血、头痛、腹痛、恶心;致动物拒食、生长延滞和流产(Rocha et al.,2005;Sobrova et al.,2010;Pestka,2010)。DON广泛存在并大量污染小麦及其制品,对人畜构成很大危害,严重威胁我国食品安全。因此,加强禾谷镰刀菌防控研究已成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迫切需求。
多年来对麦类赤霉病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随着化学农药带来的环境问题,加之多年用药已导致病原菌抗药性禾谷镰刀菌菌株的出现,使防治难度加大。虽然在赤霉病抗性品质方面国内外投入大量的精力开展相关研究,但至今尚无理想的高抗小麦品种(李正辉等,2007)。
生物防治不仅可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还不易产生抗药性,相关理论和技术的研究日益为人们所关注。贝莱斯芽孢杆菌营养简单,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能产生多种抗菌素和酶,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和极强的抗逆能力,较其他微生物更具有开发为生物防控菌剂的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JS25R及其在生物防治由镰刀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从江苏采集的小麦病穗中分离纯化出对禾谷镰刀菌拮抗能力强的一株菌命名为JS25R,根据其菌落和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菌株JS25R现已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保藏编号CGMCC NO.14240,保藏日期2017年6月13日。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JS25R在生物防治由镰刀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镰刀菌为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所述病害为赤霉病或穗腐病或根腐病。所述植物为谷物,所述谷物为小麦或玉米,优选小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验证了贝莱斯芽孢杆菌JS25R在减轻由禾谷镰刀菌(F.graminearum)J07引起的小麦品种‘石新828’赤霉病病害中的作用。
本发明还提供含有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JS25R的微生物菌剂。
本发明还提供所述贝莱斯芽孢杆菌JS25R或所述菌剂在制备防治由镰刀菌引起的植物病害的药物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89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印刷电路板和通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