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频控制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9319.5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63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许裕栗;甘中学;王利民;周静;杜磊;李乃宇;崔扬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奥能源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新元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变频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电力设备的三相电压,并将所述三相电压进行两相旋转坐标正交分解,获得第一输入电压和第二输入电压;
基于所述第一输入电压,按照预设的集结预测控制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电压增量,并基于所述第二输入电压,按照预设的调节控制规则,确定第二控制电压增量,其中,所述集结预测控制规则用于通过预设的衰减系数计算相应的控制电压增量,所述调节控制规则用于通过比例、积分和微分计算相应的控制电压增量;
将所述第一控制电压增量和所述第二控制电压增量进行坐标转换以及合成,获取三相控制电压;
向变频器发送用于指示产生所述三相控制电压的控制指令;
在获取电力设备的三相电压,并将所述三相电压进行两相旋转坐标正交分解,获得第一输入电压和第二输入电压之前,进一步包括:基于三相系统中每一相的电阻、负载电阻、电感以及电容,以及预设的三相状态空间表达式和两相系统对应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确定两相系统中每一相的等效电阻、等效负载电阻、等效电感以及等效电容;根据确定的两相系统中每一相的等效电阻、等效负载电阻、等效电感以及等效电容,以及预设的系统矩阵表达式,确定系统矩阵;根据确定的系统矩阵,以及预设的电压增量解析解表达式,确定所述集结预测控制规则中的电压增量解析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三相系统中每一相的电阻、负载电阻、电感以及电容,以及预设的三相状态空间表达式和两相系统对应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确定两相系统中每一相的等效电阻、等效负载电阻、等效电感以及等效电容,包括:
基于三相系统中每一相的电阻r1、负载电阻r2、电感l以及电容c,以及三相状态空间表达式:以及两相系统对应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确定两相系统每一相的等效电阻R1、等效负载电阻R2、等效电感L以及等效电容C,其中,U3表示三相系统中任一相的输入电压的值,I3表示三相系统中任一相的输入电流的值,Y3表示任一相的输出电压的值,u表示两相系统中任一相的输入电压的值,i表示两相系统中任一相的输入电流的值,y表示两相系统中任一相的输出电压的值,k为自然数,表示采样周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的两相系统中每一相的等效电阻、等效负载电阻、等效电感以及等效电容,以及预设的系统矩阵表达式,确定系统矩阵,包括:
根据确定的两相系统每一相的等效电阻R1、等效负载电阻R2、等效电感L以及等效电容C,以及预设的系统矩阵表达式确定系统矩阵。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电力设备的三相电压,并将所述三相电压进行两相旋转坐标正交分解,获得第一输入电压和第二输入电压,具体包括:
针对当前采样周期,获取电力设备的三相电压;
基于预设的坐标转换矩阵,对所述三相电压进行两相旋转坐标正交分解,获得两相电压;
基于所述两相电压,确定第一输入电压和第二输入电压。
5.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第一输入电压,按照预设的集结预测控制规则,确定第一控制电压增量,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输入电压,以及预设的参考电压的差值,确定当前采样周期的误差;
基于所述第一输入电压,与获取的上一个采样周期的第三输入电压的差值,确定当前采样周期的输入电压增量;
获取所述第一输入电压对应的第一输入电流,以及所述第三输入电压对应的第二输入电流;
基于所述第一输入电压和所述第一输入电流,确定当前采样周期的第一状态向量,并基于所述第三输入电压和所述第二输入电流,确定上一个采样周期的第二状态向量,以及基于所述第一状态向量与所述第二状态向量的差值,确定当前采样周期的状态向量增量;
将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误差,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输入电压增量、以及所述当前采样周期的状态向量增量,带入所述电压增量解析解表达式,获得的无约束输入增量解析解;
基于所述无约束输入增量解析解,确定第一控制电压增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奥能源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新奥能源动力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新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93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家居系统
- 下一篇:基于书架的书籍管理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