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适应锭子安装误差的自动落纱机纱管夹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39826.9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77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继忠;张钊;巩健;洪秀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H9/02 | 分类号: | D01H9/02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刘晓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锭子 安装 误差 自动 落纱机纱管 夹紧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适应锭子安装误差的自动落纱机纱管夹紧装置,包括滑板、搓夹机构、夹紧气缸以及浮动连接板;搓夹机构两个为一组,平行的两根夹指分别与长曲柄和短曲柄用销轴连接组成平行四边形的回转副;夹紧气缸固定到滑板上,前端通过推板、滚子与搓夹机构高副相连;推板通过滚子驱动长曲柄往复摆动,实现两组搓夹机构夹指的搓夹动作;滑板上设有长槽,浮动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孔,浮动连接板由穿过第一孔的第二等高螺栓安装到长槽内,第二等高螺栓与第一孔为间隙配合;搓夹机构通过第三等高螺栓连接到浮动连接板上,在搓夹机构搓夹纱管过程中发现锭子安装有误差时,浮动连接板带动搓夹机构围绕安装在第一孔内的第二等高螺栓在长槽内摆动,自动适应锭子的安装误差。本装置结构简单,可以增加纱管的拔起数量,提高工作效率,成本低,运行平稳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够自动适应细纱机锭子间距误差的自动落纱机夹管技术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棉纺工业中现存纱锭约1.15亿锭,并且95%以上的纱锭被安装在480锭以下的细纱机上,除了少部分采用电动落纱机落纱之外,大部分细纱机仍然采用人工落纱的方式,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如今我国广大地区纺织企业招工困难,用工成本不断提高,市场对自动落纱机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电动落纱机采用预松盘和落纱盘落纱,与水平面呈一定倾斜角的预松盘和落纱盘在落纱过程中,会产生拔取纱管的垂直分力和额外的水平分力。额外的水平分力有可能撞坏锭子、损伤管纱,这是纺制高品质纱线所不能接受的。细纱机在纺纱过程中,纱管与锭杆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嵌合力,这给落纱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在自动落纱时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将纱管脱开锭子与筒管的嵌合以减小拔管力。此外,普通的细纱机在安装锭子时,锭子之间的间距会存在较大的误差,这对纺纱本身并不会造成什么不利影响。在使用电动落纱机时,为了提高拔管效率,希望增加同时被拔纱管的数量。同时被拔纱管的数量越多,锭子间距累积误差越大、纱管夹紧和拔管装置工作越不稳定。因此,较大的锭子间距误差限制了自动落纱机同时被拔纱管的数量。
在现有的专利“一种自动落纱机用的旋搓式夹管装置(专利号:201310269424.3)”中提供了一种具有旋搓功能的旋搓式夹管装置。但是该装置只考虑到了夹管的动作,对于锭子的安装误差并没有考虑,在现有技术中每相邻的两个锭子的理论间距相同,搓夹机构之间的距离在理论上也应与锭子的理论间距相同,但是由于锭子在安装过程中随着安装数量的增加会出现累积安装误差,因此在搓夹机构夹取纱管时,为了避免纱管夹取失败,会限制同时夹取纱管的数量,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将旋搓式纱管夹紧机构安装到浮动连接板上,可以自动适应锭子的安装误差,有效地解决了因锭子安装误差较大致使同时被拔的纱管数量较少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自适应锭子安装误差的自动落纱机纱管夹紧装置,包括滑板、搓夹机构、夹紧气缸以及浮动连接板;搓夹机构两个为一组,平行的两根夹指分别与长曲柄和短曲柄用销轴连接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回转副;所述夹紧气缸固定到滑板上,前端通过推板、滚子与搓夹机构高副相连;推板通过滚子驱动长曲柄往复摆动,实现搓夹机构夹指的搓夹动作;所述滑板上设有长槽,所述浮动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孔,浮动连接板由穿过第一孔的第二等高螺栓安装到长槽内,所述第二等高螺栓与第一孔公称直径相同且为间隙配合;所述搓夹机构通过第三等高螺栓连接到浮动连接板上,在搓夹机构搓夹纱管过程中发现锭子安装有误差时,所述浮动连接板带动搓夹机构围绕安装在第一孔内的第二等高螺栓在长槽内摆动,自动适应锭子的安装误差。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连接板部分沉在长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直径大于第一孔直径,所述第二孔内安装与第二等高螺栓直径相同的第四等高螺栓。
进一步的:所述搓夹机构至少为三组。
进一步的:所述夹指包括长夹板和短夹板,长夹板和短夹板成对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398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