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肠杆菌噬菌体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0832.6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利厂;王冉;葛展霞;何涛;庞茂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7/00 | 分类号: | C12N7/00;A61K35/76;A61P31/04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杨文晰;孙忠浩 |
地址: | 2100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肠杆菌噬菌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株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17190的大肠杆菌噬菌体vB_EcoM_C1,该噬菌体为双链DNA,肌尾病毒科,具有呈正二十面体的头部和可伸缩的尾部,在固体培养基上可以形成透亮空斑,周围无晕环,边缘清晰规则,直径为0.5‑1mm;该噬菌体对空间环境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特别是mcr‑1阳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具有较好的消杀效果,应用于制备防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的药物中可实现广谱杀菌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vB_EcoM_C1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 EHEC)是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Shiga-toxin 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 STEC)的一类亚群,1982年被证实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可以引起人不同程度腹泻、出血性结肠炎(Hemorrhagiccolitis, HC),溶血性尿毒综合症(Haemolytic uraemic syndrome, HUS)等,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土壤、水和农产品及林产品中,在人和动物的肠道及呼吸道内也常见,是典型的条件致病菌,常于动物抵抗力下降时引起暴发性流行,如鹅腹泻、家兔的肠炎、雏鸡腹泻、绵羊的传染性口炎、大熊猫的腹泻、猪腹泻等。
青霉素类、头孢类和碳青霉烯类等β-内酰胺类药物是防治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最主要的药物,其中青霉素类和头孢类药物在治疗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中广泛使用,但由于长期的药物选择性压力,病原菌表现出了对这些药物严重的耐药性。
华南农业大学刘健华教授和中国农业大学沈建忠教授(Liu YY, Wang Y, WalshTR, Yi LX, Zhang R, Spencer J, Doi Y, Tian G, Dong B, Huang X, Yu LF, Gu D,Ren H, Chen X, Lv L, He D, Zhou H, Liang Z, Liu JH, Shen J. 2016. Emergenceof plasmid-mediated colistin resistance mechanism MCR-1 in animals and humanbeings in China: a microbiolog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study. LancetInfect Dis 16:161-168.)在动物和住院患者中发现多粘菌素耐药的新基因mcr-1(LiuYY, Wang Y, Walsh TR, Yi LX, Zhang R, Spencer J, Doi Y, Tian G, Dong B, HuangX, Yu LF, Gu D, Ren H, Chen X, Lv L, He D, Zhou H, Liang Z, Liu JH, Shen J.2016. Emergence of plasmid-mediated colistin resistance mechanism MCR-1 in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in China: a microbiological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study. Lancet Infect Dis 16:161-168.)该基因由质粒所携带,可以在不同菌株间进行水平转移。此前仅报道过由基因突变导致的多粘菌素耐药,而这种耐药性是不会在细菌间进行传播的。由于多粘菌素被认为是对抗多重耐药细菌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质粒携带的mcr-1基因一经发现,立即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根据该文献报道mcr-1基因主要存在于中国,可能已传播至东南亚国家,目前尚无良好的防控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083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