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度传感器校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540997.3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020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栾信清;王敏;曹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光旭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5/00 | 分类号: | G01K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400 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温度传感器 校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磨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传感器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温度传感器在各个行业应用广泛,随着元器件和设备的老化等原因,温度传感器的精度会降低。这种现象的发生会影响使用温度传感器的行业的生产质量。这就需要通过温度传感器校准装置对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定期校准。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温度传感器校准装置大多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而且使用寿命普遍较短,不利于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度传感器校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温度传感器校准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顶部左侧焊接有进水管,所述外壳的左侧底端焊接有出水管,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卡接有发热管,所述外壳的正面设有带刻度的透视窗,所述外壳的顶部右侧前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仪表盘,所述温度仪表盘的底部设有与温度仪表盘传动连接的双金属温度计,所述外壳的顶部中间部位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固定座,所述外壳的顶部位于温度传感器固定座的右侧固定安装有DSP控制电箱,且发热管的电源输入接线柱通过导线与DSP控制电箱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底端从右到左向下倾斜15-10度。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表面镀有玻璃纤维保温层,且外壳的底部拐角处对称安装有四组支腿。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发热管为S型迂回管,且发热管的内部安装有S型发热电阻丝。
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座的顶部设有供温度器插入的通孔,且通孔的内表面粘贴有橡胶垫圈。
优选的,所述DSP控制电箱的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校准系统,且DSP控制电箱的表面镶嵌有LED显示屏。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温度传感器校准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安全稳定,制造成本低,温度调节迅速,热量散失慢,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有利于推广和普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发热管的俯视图。
图中:1外壳、2进水管、3出水管、4支架、5发热管、6透视窗、7温度仪表盘、8双金属温度计、9温度传感器固定座、10 DSP控制电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温度传感器校准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顶部左侧焊接有进水管2,所述外壳1的左侧底端焊接有出水管3,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部卡接有发热管5,所述外壳1的正面设有带刻度的透视窗6,所述外壳1的顶部右侧前端固定安装有温度仪表盘7,所述温度仪表盘7的底部设有与温度仪表盘7传动连接的双金属温度计8,所述外壳1的顶部中间部位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固定座9,所述外壳1的顶部位于温度传感器固定座9的右侧固定安装有DSP控制电箱10,且发热管5的电源输入接线柱通过导线与DSP控制电箱10的电源输出端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的内部底端从右到左向下倾斜15-20度。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1的内表面镀有玻璃纤维保温层,且外壳1的底部拐角处对称安装有四组支腿。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3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调节阀。
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管5为S型迂回管,且发热管5的内部安装有S型发热电阻丝。
进一步的,所述温度传感器固定座9的顶部设有供温度器插入的通孔,且通孔的内表面粘贴有橡胶垫圈。
进一步的,所述DSP控制电箱10的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校准系统,且DSP控制电箱10的表面镶嵌有LED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光旭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明光旭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09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