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偏振探测的灰霾粒子散射效应的测量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1790.8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2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0 |
发明(设计)人: | 战俊彤;张肃;付强;段锦;李英超;姜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0 | 分类号: | G01N15/00;G01N15/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李晓莉 |
地址: | 130022 吉林省长春市卫星路7***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偏振 探测 粒子 散射 效应 测量方法 | ||
1.基于偏振探测的灰霾粒子散射效应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该方法采用的系统包括主动偏振光发射器(1)、灰霾环境室(2)、偏振特性分析装置(3)及计算机系统(4),所述主动偏振光发射器(1)与计算机系统(4)连接,主动偏振光发射器(1)包含偏振光产生装置(11)与望远镜(12),其中偏振光产生装置(11)由沿光路顺次设置的偏振器(111)、电控液晶相位器(112)及滤光片(113)组成,且偏振器(111)、电控液晶相位器(112)及滤光片(113)同光轴布置;所述望远镜(12)放置在偏振光产生装置(11)的出射光路上;所述灰霾环境室(2)与计算机系统(4)连接,灰霾环境室(2)为中空圆柱体结构,其内壁面为光滑平整结构,灰霾环境室(2)内部布置有灰霾环境模拟装置(21)及粒子监测装置(22),灰霾环境室(2)的侧壁上开设有光学窗口Ⅰ(23)与光学窗口Ⅱ(24),且光学窗口Ⅰ(23)与光学窗口Ⅱ(24)沿灰霾环境室(2)径向正对布置,光学窗口Ⅰ(23)正对主动偏振光发射器(1),光学窗口Ⅱ(24)正对偏振特性分析装置(3);所述偏振特性分析装置(3)包括液晶型偏振态测试仪(31)、旋转偏振片型偏振态分析装置(32)及非偏振分光棱镜NPBS(33),液晶型偏振态测试仪(31)和旋转偏振片型偏振态分析装置(32)分别与计算机系统(4)连接,其中液晶型偏振态测试仪(31)位于非偏振分光棱镜NPBS(33)的反射光路上,旋转偏振片型偏振态分析装置(32)位于非偏振分光棱镜NPBS(33)的透射光路上,旋转偏振片型偏振态分析装置(32)包括四分之一波片(321)、检偏片(322)及光功率计(323),所述四分之一波片(321)、检偏片(322)及光功率计(323)沿光路顺次布置;
具体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步骤一、光束入射到主动偏振光发射器(1),通过计算机系统(4)控制主动偏振光发射器(1)对入射光束进行起偏,得到偏振光;
步骤二、通过计算机系统(4)控制灰霾环境室(2)中的灰霾环境,并由粒子监测装置(22)监测非球形灰霾环境中灰霾粒子的粒径分布;
步骤三、将步骤一获得的偏振光入射到经步骤二处理的灰霾环境室(2)内产生散射光,散射光从灰霾环境室(2)射出后入射到偏振特性分析装置(3);
步骤四、偏振特性分析装置(3)接收灰霾环境室(2)出射的散射光并通过计算机系统(4)处理散射光信息,从而获得光束经非球形灰霾粒子散射后的偏振特性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探测的灰霾粒子散射效应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灰霾环境室(2)的直径为2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偏振探测的灰霾粒子散射效应的测量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入射光束为波长范围为380nm~800nm激光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理工大学,未经长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179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血流变检测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三七微粉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