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功率无线网络快速恢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3381.1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35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峰;吴亮;陆春光;李波;徐文强;陈友勇;张国成;蒋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8/14 | 分类号: | H04W48/14;H04W48/16;H04W48/18;H04W76/10;H04L12/26;H04L29/0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王晓燕 |
地址: | 31000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率 无线网络 快速 恢复 方法 | ||
一种微功率无线网络快速恢复的方法,涉及用电信息采集领域。目前,当遇到整个台区停电等异常情况,供电恢复之后,中心节点和子节点完成重新组网操作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本发明包括台区全部掉电恢复功能流程、中心节点掉电恢复工作流程、子节点掉电恢复工作流程。本技术方案待中心节点、子节点入网后,再进行下一步的调整,在提高掉电恢复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的稳定性。在入网过程中,去除部分步骤,且多个任务同时执行,使网络快速恢复,减少停电带来的损失。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电信息采集领域,尤其指一种微功率无线网络快速恢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电力公司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下,很多现场的抄表是采用微功率无线的方式,微功率无线的中心节点是集中器内部集成的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CAC,子节点就是具有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能表或者采集器。作为中心节点的CAC单元,每次上电启动之后会先进行信道扫描,确定正常跳频的信道列表,随后进行发送信标帧、信道监听、等待子节点申请入网等一系列组网的操作。子节点每次启动后要经过网络发现、父节点选择、入网申请操作等步骤才能完成入网操作;其中网络发现就是先在MAC层按照一定的时序进行所有频点的信道驻留(慢跳频)监听,监听发现网络后通知网络层,即完成了网络发现同步操作;父节点选择就是根据周围邻居发出的信标帧的通信情况,根据链路质量等指标选出最优的节点作为父节点从而向中心节点申请入网。如果遇到整个台区停电等异常情况,供电恢复之后,中心节点和子节点完成上述的重新组网操作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而且随着网络容量的增大,所耗费时间会成倍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方案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微功率无线网络快速恢复的方法,以达到提高停电等异常情况下网络恢复速度的目的。为此,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功率无线网络快速恢复的方法,微功率无线网络用于集中器与采集器或电能表之间的通信,微功率无线的中心节点是集中器内部集成的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CAC,子节点就是具有微功率无线通信单元的电能表或者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微功率无线网络快速恢复的方法包括台区全部掉电恢复功能流程、中心节点掉电恢复工作流程、子节点掉电恢复工作流程;
1)台区全部掉电恢复功能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11)台区集体上电之后,中心节点和子节点等所有设备都在固定频点工作,并维持一段时间,以此增加子节点接收信标的概率;
12)所有子节点接收到本网信标后,立即进行正常流程的入网操作,同时启动一次心跳上报流程,以便中心节点建立路由表;
13)完成心跳上报流程之后,开始转发信标,加速整个网络的恢复;
14)全网在第4个超帧的第一个时隙开始,按照正常跳频列表开始跳频通信;
2)中心节点掉电恢复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21)中心节点上电后就执行台区全部掉电恢复功能流程;
22)持续多个超帧之后,进入正常状态跳频;
3)子节点掉电恢复工作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31)上电后执行主动入网操作;
32)若主动入网成功,则结束子节点掉电恢复工作流程;若主动入网失败,则执行台区全部掉电恢复功能流程;
33)若子节点在执行台区全部掉电恢复功能流程中掉电恢复成功,则结束子节点掉电恢复工作流程;若子节点在执行台区全部掉电恢复功能流程中掉电恢复失败则进入正常慢跳频,此时扫描中心节点的强制入网信标,当子节点扫描到强制入网信标时,所有未入网的子节点都需要无条件向该信标所属中心节点发起入网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华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3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