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3642.X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184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曹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H04M1/72403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晓欣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终端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具有第一显示屏的主机体和至少一个具有第二显示屏的副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容置机构和第一连接机构,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具有容置于所述容置机构中的收回状和从所述容置机构中弹出的伸出状;所述副机体的至少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机构;伸出状的第一连接机构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连接,使所述主机体与副机体组合成多屏终端;
所述第一连接机构还包括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簧片、单屏检测触点和多屏检测触点,所述检测簧片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连接轴远离第二连接机构的端部上,所述单屏检测触点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限位槽起点的内壁上,所述多屏检测触点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限位槽终点的内壁上;在所述连接轴处于收回状态时,所述检测簧片与所述单屏检测触点接触导通,提供移动终端处于单屏工作模式的控制信号;所述连接轴处于伸出状态时,所述检测簧片与所述多屏检测触点接触导通,提供移动终端处于多屏工作模式的控制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机构包括容置腔和弹出机构,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置所述第一连接机构,所述弹出机构用于将所述第一连接机构从所述容置腔中弹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包括推动框、凹槽、连杆和弹出弹簧;所述推动框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一端顶设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另一端与所述弹出弹簧的活动端连接,所述弹出弹簧的固定端与主机体固定连接;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推动框内,顶部为对称的滑锁结构,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杆的固定端与主机体固定连接,活动端插设在凹槽的通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出机构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中部,或分别设置在所述容置腔的两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主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腔中的连接线,所述连接轴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腔中,所述连接轴和连接线用于电连接所述副机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为开设在所述主壳体的表面的沿轴向延伸的条状限位槽,所述连接轴上设置有凸起的操作杆,所述凸起的操作杆滑设在所述限位槽内,所述操作杆用于控制所述连接轴从主壳体中收回或伸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内表面设置有簧片,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主机体连接并导通,另一端伸入所述连接轴的内腔中,并与所述连接轴的内表面簧片连接并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电连接的簧片或金手指。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为弹簧线缆,所述弹簧线缆包括杆状线缆和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杆状线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副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副壳体内的顶紧圆柱和顶紧弹簧,所述副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连接轴接触导通的金手指或簧片;所述顶紧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副机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顶紧圆柱连接,所述顶紧弹簧用于使所述顶紧圆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机构的连接轴顶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为圆锥状杆体,圆锥状杆体邻近第二连接机构的端部的直径小于远离第二连接机构的端部的直径;所述副壳体具有圆锥状中空腔体,圆锥状中空腔体邻近第一连接机构的端部的直径大于远离第一连接机构的端部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364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