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顶进偏移对顶力函数的计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543765.3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302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纪新博;夏云朋;张效铭;赵吕平;杨雁;李柠君;刘路涛;王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E21D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332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长距离 顶管顶进 偏移 函数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顶进偏移对顶力函数的计算方法,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顶管管节数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顶进偏移对顶力函数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顶管施工就是在工作坑内借助于顶进设备产生的顶力,克服管道与周围土体的摩擦力,将管道按设计的坡度顶入土中。在一节管子完成顶入土层之后,再下第二节管子继续顶进,依次类推,将管道埋设在两坑之间。在顶管施工过程中,顶力是整个顶管工程中最关键的参数,随着顶管机的不断开挖,管片全部需要依靠顶力将顶管顶入土中。顶力在管节间传递最终传至顶管机,进而去平衡开挖掌子面。
但是在实际工程中,顶力过大会造成管片产生受压破坏,也会使机头前方地面隆起,对千斤顶数量和吨位的选择、后座墙的设计以及中继间布置等各个工艺环节产生影响,且增加了不必要的成本。如果设计顶力偏小,会降低顶进速度,也会导致产生掌子面的塌方破坏,尤其是穿越河流过程中易产生塌方涌水现象导致工程事故。在顶管施工过程中,经常遇到穿越既有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等工程问题,施工中也不可避免的会引起地面和地下土体的移动,在土中产生附加应力。当土体位移过大时,将对周围构筑物和邻近地下管线构成危害。
顶管顶进过程是顶力传递的动态过程,顶力传递是通过管与管之间的轴向相互作用传递的,在顶管施工过程中,顶管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移,直线顶管偏移的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由于管道存在制造误差,存在垂直面内和水平面内的校正,以及管线的平顺转弯,当管道被顶进时,一段接一段的管道必然会产生小的角度偏差,从而在管道间的连接处产生应力集中。二是,封填材料受压时会产生不均匀的压缩,使顶进力传递不均与。三是,中继间发生偏斜,主要是由于中继间外侧张口带土造成的。四是,因土质条件或其他因素的变化二使管道顶进时偏离设计轴线。
对此,技术人员通过现场测试,提出顶管顶进是呈波状前进,顶管受力并不是均匀的,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作用力偏离轴心,会产生偏转力矩,接头处产生偏转角度。但是现有的顶力计算均是按照直线顶管进行计算的,未考虑顶进偏移对顶力的影响,造成顶力计算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顶进偏移对顶力函数的计算方法,以提高顶力计算的准确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获取顶管管节数量n以及相邻管节之间的偏移角度之差α;
基于顶进偏移对顶力的影响函数,对顶管管节数量以及相邻管节之间的偏移角度之差进行计算,得到发生偏移后的顶力与未发生偏移的顶力之比,其中,顶进偏移对顶力的影响函数具体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存在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基于顶管是呈波状前进顶进的基本假设,通过简化顶管波状前进的顶管受力模型,按照偏移对顶力的影响函数应该按照顶管机的运动轨迹进行计算,通过假设顶管覆土的深度相同,顶管偏移过程中单位长度摩擦阻力f相同,半个波长范围内每个顶管相对于上一个顶管偏移的角度相同,得到顶进偏移对顶力的影响函数,可准确的计算出顶进偏移对顶力的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中呈波状管线的管土相互作用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适用于长距离顶管顶进偏移对顶力函数的计算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543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骨折钢板模型个性化重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预警方法及装置